之前參加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主辦的徵文活動,有幸獲得評審青睞可免費參加「名人帶你遊台北」活動。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jpg

這盞燈不僅造型有趣還會明暗交替,最逗趣的是它的燈泡頭會畫圈圈地轉動。這是台灣 林建榮於 2007 年設計,Zzz III 頭頂燈泡的銀灰色玩具機器人,不時的搖頭晃腦,這些無厘頭又週而復始的動作,呈現出大男孩的遊戲性格,卻又反映出男性的自省意識。

  

9:30 在市政府大門口集合上車,10:00 來到第一站松山文創園區 ── 2011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今年的 2011 台北世界設計大會,台北憑藉近年來在國際設計競賽的優秀成績與政府的支持,獲得評審青睞,以台北市為主辦城市,自 13 個國家、19 個城市脫穎而出,獲得國際設計聯盟成立後第一次設計大會的主辦權,這也是全球最重量級的設計活動首次在亞洲舉辦。

在入口處有發放免費的指定環保包裝水,想拿到的人可能要早點去喔!竹葉富含東方文化意象,羽毛筆代表西方文明,兩個元素的交疊,象徵全球人文的交會與互動,並彰顯不同設計領域和思維間的交流與激盪。符號造形源自於 EXPO 字彙中的 X 字母,具有未知、未來、匯集、無限等聯想,蘊涵了設計的基本精神 ── 創意無限、挑戰未來。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1).jpg

 

因為是展期第二天而且又是展覽時間的一開始,所以整個園區還沒太多的人潮,也才有機會拍到這樣乾淨的畫面。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2).jpg

 

松山文創園區的前身是建於民國26年的松山菸廠(簡稱「松菸」),光復後由臺灣省專賣局接手。後因公賣改制、需求減少,87年正式停產,遷併臺北菸廠。   90年松菸被指定為臺北市市定古蹟,轉型為臺北東區最具藝文氣息的祕密花園。其辦公廳、製菸工場、鍋爐房、1~5號倉庫等古蹟本體,以及蓮花池、運輸軌道與光復後新建的倉庫,均以原貌保留或依據日治時期外觀修復。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4).jpg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5).jpg

 

園區還保有當時的標語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6).jpg

 

象徵擁有三頭六臂設計實力的 Master D,但有人覺得它像丸子三兄弟和章魚燒,設計的人應該想落淚了,我倒是覺得還蠻可愛的,最起碼我沒有設計這的能力。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3).jpg

 

因為這行程安排二小時,所以整個解說導覽的時間很緊迫,不可能帶我們參觀所有的展品,再加上我又想拍照所以導覽員的解說我幾乎聽不到,唉..........魚與熊掌難以兼得!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7).jpg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8).jpg

 

可口可樂曲線瓶早出現於 1915 年,可說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包裝設計,到了 1950 年代把線條再次進行瘦身後定調。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9).jpg

 

Peter Behrens 是德意志工藝聯盟中主要的倡導人物,聯盟要求工業化生產要兼顧質感與實用,桌上型風扇用有簡單的線條,無裝飾性的金屬扇框,十分精巧實用。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10).jpg  

 

紅藍椅,追求以簡單的結構、和諧的比例創造人居住的舒適。水平與垂直線條與大塊面積的搭構,是荷蘭風格派大師 Gerrit  Rietveld 的創作。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11).jpg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12).jpg

 

“蛋椅”是為飯店大廳所設計的座椅,近似圓形的有機線條,半包覆感的線條,讓人擁有自我獨立的空間,設計人為丹麥的 Ame Jacobsen.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13).jpg

 

運用手工扭轉、纏繞聚酯素材而成的單椅、造型碗,具備玻璃清透、閃耀的材質,卻更耐重、耐用,能作為日常家居用品,更為安全,同時也能回收再利用。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14).jpg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15).jpg

 

荷蘭楚格設計團隊成立於 1993 年,而這件作品從 1991 年發表之後,就成為代表楚格精神的一件經典之作,表現出對現代消費的批判。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16).jpg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17).jpg

 

亞洲文創跨界創作展「董陽孜 X 亞洲海報設計 ── 妙法自然」由國際知名書法家董陽孜發起,邀請 20 位台灣設計家與 20 位亞洲平面設計大師以董陽孜的書法作品為核心進行海報創作,每人設計六幅海報,是一場亞洲國際設計大師的跨界交鋒。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18).jpg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19).jpg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20).jpg

 

「劉」是名詞,「美麗」是虛擬人物。「愛」是動詞,老莊的「 生氣」是氛圍。六個字在書寫中構成 ─ 沒有設計,美麗沒有好惡,只有不同。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21).jpg  

 

右幅代表生生不息;左幅代表不同種族之間的愛。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22).jpg

 

歡迎來叢林,這是葡萄牙 魯伊‧艾維斯的與動物同樂的設計。我也想要一個這樣的書架,可不可以訂做貓頭鷹的造型?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23).jpg

 

運動品牌 OAT Shoes 「sneak-ers」創新的運動鞋 ── 鞋底竟然以棉花及大麻纖維等有機植物調和而成,未來還可將種子放入舊鞋中,埋進土裡當肥料,相當特別。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24).jpg

 

這展館展出台灣建築設計家的作品,我不懂建築設計,看著他們的作品讓我瞠目結舌,既美觀又實用當然還有環保。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25).jpg

 

松山文化園區的巴洛克花園,細雨紛紛更增加了庭院深深的 fu!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26).jpg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27).jpg

 

這三位是我們的專屬導覽員還有負責這次活動的主辦人員之一,她們都很熱心也很專業,謝謝她們讓這次活動成功圓滿的結束。

DSC_2529.jpg  

 

中午時分是我們該離開前往下一站的時間了,雖然下著雨但仍不減參觀人潮的熱情,園區內已經排起隊伍來了,松山文創園區的世界設計大展展期至 10/30,不管你懂不懂設計都很值得一遊,而且還是免費的,這種好康哪找去?其他展館為南港展覽館 10/22 - 10/30,世貿展一館 10/22 - 10/30。 

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28).jpg   

 

趕在展期結束前,我在 10/26 再度前往,想看看上次沒時間欣賞到的作品。

微笑、幸福、快樂 ( Your Smiles, We Care ) 微笑是一種永不凋謝的花朵,不分四季和南北,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能綻放,微笑也是世界上最美的溝通語言,就像陽光,把溫馨和熱情傳遞給全世界的每個人,擁有微笑,幸福及隨之而來,讓世界充滿和諧。因此,藉由「微笑」營造「幸福」,帶给人們「快樂」的氣氛。專為腦性麻痺孩童開發設計的輔具。使患童能綻放自信的微笑,患童於使用時能享受的幸福,使患童亦能在生活中感受的快樂。

設計大展.jpg

 

強化握力的輔具,新的 S.H.E. 定義。

設計大展 (1).jpg

 

設計大展 (2).jpg

 

設計大展 (3).jpg

 

設計大展 (4).jpg

 

黑巧克力耳機,以 72% 黑巧克力的多層次口感為題,在耳機外殼加上巧克力凹凸的觸覺與柔軟質感,比喻音樂的表現可以如同黑巧克力般飽滿濃烈,卻又如此溫潤細緻在耳邊化開。戴上耳機,醇厚的巧克力香氣在鼻尖穿梭圍繞。

設計大展 (5).jpg

 

設計大展 (7).jpg

 

竹子造形的存錢筒

設計大展 (6).jpg

 

木製廚具,造型顏色是很可愛,但不下廚的我不知是否實用,還有顏色會不會脫落?

設計大展 (8).jpg

 

小包裝的台灣米,是非常適合送給國外友人的伴手禮。

設計大展 (9).jpg  

 

碎木櫃子,荷蘭在 2003 年以舊材打破制式美感的設計。

設計大展 (11).jpg

 

設計大展 (12).jpg

 

回收水泥袋電腦包,像水泥一樣牢固的回收設計,為南非設計(右)。

回收拼裝包,回收品創造優良質感的設計,為美國設計(左)。

設計大展 (13).jpg

 

回收腳踏車輪的時鐘,為美國設計。

設計大展 (14).jpg

 

走在雲端裡的幸福,我第一次去是人可以走在充滿空氣的白布上,但這次人無法走在上面,可能是太容易壞了。

設計大展 (15).jpg

 

義大利發明的偉士牌,偉士牌機車最早設計概念從美國軍用運輸車而來,從 1946 年第一台模型車開始,創新性的機械與空間配置設計,成為後代機車設計的原型。

設計大展 (16).jpg

 

英國的迷你奧斯汀, Mini Austin 在 1960 年代成為英國設計的象徵,其前輪驅動且高效利用空間的配置概念,讓汽車 80% 的底盤面積可供乘客和行李使用,為後來汽車設計工業帶來深遠影響。

設計大展 (17).jpg

 

以下三種設計若你覺得熟悉,那意味著你跟我一樣老。

大同電扇

設計大展 (18).jpg

 

Family Computer , FC 遊戲機 1983 由日本發明。是首次嘗試運用卡匣的電視遊戲平台,同步配合遊戲開發及銷售,在當時蓬勃發展的經濟推波助瀾下,進入市場後馬上獲得極大的成功,被玩家暱稱為紅白機,成為當代共同的童年回憶。

設計大展 (19).jpg

 

黑金剛手機是美國在 1983 由 Motorola 公司發明,全球第一通商業行動電話是 1983 年 Motorola 的 DynaTAC 8000x , 重約 800 公克,配備 LED 螢幕,當時電池容量限制和模擬調製技術,需要碩大的天線和集成電話,待機時間八小時,持續通話時間僅有 30 分鐘。

 

設計大展 (20).jpg

 

木製玩具推車由瑞典發明,1943 年 IKEA 成立於瑞典的一個小鎮,直到 1994 年開始販售孩童使用的產品,第一個兒童家具是張椅子,此作品是早期發展出的移動性玩具,讓孩童學習移動與平衡。

設計大展 (21).jpg  

 

美國發明的香蕉水果盤,採用樹脂和大理石材為材料,有白色、藍色鍍鉻或鍍金款,具象呈現器皿的功能而且也有幽默感。

設計大展 (22).jpg

 

設計大展 (23).jpg

 

類似的燈座真的很逗趣,我覺得很像小天使,這場景吸引非常多人的青睞,等了好久才有這乾淨的畫面。

設計大展 (24).jpg

 

設計大展 (25).jpg

 

園區後方有個生態池,第一次來並沒機會看到,這裡的空間很寬敞,也看見有人在這裡閱讀或吃東西聊天,感覺像是自家的後花園。

設計大展 (26).jpg

 

設計大展 (27).jpg

 

設計大展 (28).jpg

 

 

設計大展 (29).jpg

 

這場景讓我想起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如果能是木製的椅子該加分不少。

設計大展 (30).jpg

 

設計大展 (31).jpg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方珣 的頭像
方珣

貓頭鷹的心視界

方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