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大岩廊月雖然沒有太多的色彩,但天然ㄟ就是好!
6:50抵石碇烏塗窟聚福宮,公車666搭至終點站「烏塗窟」。
過橋左轉再右轉
岔路右線為月扇湖山,左線為四分子古道。其實只是先走後走的問題,P形路線以此為交點。我打算先陡上走月扇湖大岩壁及月扇山,之後再慢慢走較平緩的四分子古道下山,所以擇右線。
過橋後左轉
7:07抵瓦厝——烏塗窟51號,維護的不錯,但感覺無人居住。
右手邊的烏塗窟52號已完全淹沒在蔓草中,自此開始進入原始林。
沿途各式各樣的花花綠綠登山條幫助不少,雖路徑明顯,也有手機離線地圖輔助,但總是多一層安心!
7:18抵台松煤礦坑遺跡。台松煤礦輕便車路,是昔日台松煤礦運煤的輕便車用道路,因煤礦的枯竭而荒廢。(資料來源:健行筆記)
岔路樹上有手寫標【(右)月扇湖大岩壁,(左)四分子古道】,擇右線。
轉個彎便出現拉繩,拉繩意味著難行。
連續陡上拉繩的原始路不算親民,走起來也是氣喘吁吁+汗涔涔⋯⋯
左手邊是不見底的陡坡,放慢腳步慢慢行。
雖沿途都有貼心的拉繩(真是拉好拉滿的拉繩路),但腳下踩穩才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要完全倚靠拉繩,千萬記得——拉繩只是輔助!
類似的「樹抱石」實在讓我百看不厭,有共生的概念,雖然石頭並無生命,但也得以讓石頭不會墜落,更藉以保存了樹木的生命!
拉繩路結束後就出現稜線,稜線通常較平緩,好走又美麗!
樹上手寫標【月扇湖岩稜 月扇湖大岩壁 兩路相通】,擇左線。
右邊又是不見底的陡坡,我幾乎快把身體貼在左邊的山體上了,腳底千萬打滑不得!
左邊的懸崖令人害怕,雖想一覽置頂風光,但我還是緊貼右邊山體,完全沒敢悠哉以對!
不知哪個岔路走錯了,我們似乎走上了稜線路,稜線路走的人顯然不多,鬆鬆軟軟好不踏實,雖有拉繩⋯⋯
滿滿雙扇蕨中硬是避開一條路,拉繩很新,果然是條很新的路線!
「雙扇蕨」是侏羅紀恐龍時代就出現的植物,又稱破傘蕨,多群聚出現。「看似一大片多葉對稱的雙扇蕨,其實是二叉分支的孑遺植物,只有一葉,二叉分支是2億至4億年前蕨類普遍的特徵,現僅存於亞洲少數國家,因而成為淡蘭古道的主要標誌。」——資料來源:天下雜誌
兩塊大石感覺原來是一體的,從中迸裂後長出一棵樹。
8:26抵三岔路口,手寫路標【(右)月扇湖山,(左)月扇湖大岩壁】。我們果然走岔了,誤上了月扇湖稜線路,所以剛剛是走在大岩壁的頭頂??
岔路左轉總算看到月扇湖大岩壁(此行的重點),巨大岩塊綿延長達300公尺,高應有數十公尺(因為看不到岩頂,雖剛才走過),岩塊因雨水沖刷或地殼變動,形成岩壁內凹的天然岩壁路。
大岩壁雖沒有特別的顏色,但親眼目睹還是很驚艷,驚艷它的自然、驚艷它的巨大,彷彿就是座天然的岩廊,快門停不下來!
雖天然岩廊很吸睛,但還是要注意腳下的碎石,岩壁路的小碎石容易打滑,不可輕忽,另一邊雖不是懸崖,但也是不見底的陡坡!
這次岩壁路沒有從頭走到尾,也是「再來一次」的理由。
倒木連跟掀起的土石路早已走成路,其上的倒木居然還活著,果然印證了「生命總會找到出路」!
8:50返抵三岔路,休息約10分鐘後前往月扇湖山。
依舊是連續的拉繩陡上原始路
9:24抵海拔583m的月扇湖山——又稱583峰,無基石,休息十分鐘。月扇湖地區因地形好似月扇(葵扇)而得名,「湖」指山中的小盆地。月扇湖山主峰又名葵扇湖山、員山尖,其基石立在略低的基點峰上(470m/礦務課/#1139) ,可惜我錯過了,這一定是「再來一次」的第二個理由!話說我的行前功課也做得太差了⋯⋯
9:34開始陡下下山
陡下約8分鐘就可抵北47-1產道的登山口
9:43產道左轉續行;9:46護欄缺口為四分子古道登山口,非常容易錯過。
清朝乾隆時期先民入墾此地,將土地分為四股開墾,因此地名稱為「四份子」。(資料來源:健行筆記)
古道全程皆在樹蔭下,清幽又平緩,避暑步道無誤!
10:03抵修記煤礦炭窯。民國51年修記承購台松煤礦本層坑合併經營,至民國60年代才收坑。(資料來源:健行筆記)
10:08抵四分子古道土地公,是礦工為祈福平安而建造?
石砌土地公廟小巧精緻,一旁的大樹也展現其旺盛的生命力。
10:23抵民宅,踢產道。
10:33抵許家麵線。雖不算太餓,但既來之就想品嚐一下,茶油麵線50元,好吃!剛好店內有團客參加活動:流水麵線、手做麵線,好熱鬧!休息25分鐘。
11:06離開許家麵線後續踢產道,一不注意竟踢過頭(果然吃飽就變傻了),還被狗吠,再折返回四分子古道入口,路標【古井潭 640m】。
11:20抵古井潭。兩條飛瀑自百尺高的岩壁直瀉而下,注入古井潭中。水潭圓周約古井大小,水深約4.5尺。古時挑伕總會在此休息,一面享用清涼的井水,一面閒話家常。耆老回憶之前的古井潭滿是魚蝦,彷彿是上天給鄉民的禮物,令他們滿懷感恩的心。
11:22抵四分子古道入口,導覽圖標示【淡蘭山徑—四分子古道長度約 1500m】。
11:30返抵岔路;11:40返抵聚福宮,結束今日行程:8.5公里,4小時(不含休息;包含迷路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