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身在絕壁斷崖行走,不知要花多少精力,不知要忍受多少孤獨,不知危險何時降臨,人生縮影僅此而已!
搭乘早上七點自花蓮火車站出發的台灣好行太魯閣線前往燕子口,燕子口就是錐麓古道的入口。欲前往錐麓古道須先上網申請(http://npm.cpami.gov.tw/),經審核通過才能進入,全票新台幣200元;半票100元(學生,滿6歲未滿12歲);未滿六歲免費,入山當天繳交。完成報到手續後,同隊山友欲於行前解決生理需求(上廁所),但化妝室遠在六百多公尺外,來回需一公里以上,我擔心自己的腳程便捨棄前往廁所。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未免太不貼心,錐麓古道來回超過六公里,於入口處設置廁所實屬必要,如今竟要遊客先行一公里以上才能上廁所,難道是擔心大家走不盡興??
我在入口處等同隊山友上廁所回來,08:36 正式開始想望很久的錐麓古道。進入錐麓古道前需經過橫跨立霧溪的錐麓吊橋,吊橋入口附有上鎖的閘門,管理人員幫我們開閘門後貼心地交代我們:「沿途溼滑要慢慢走,不要急,你們約三點半回來。」哇~六公里要走約莫七小時?我心驚了!!
吊橋左邊的太魯閣峽谷,七月的藍天白雲讓人很冒汗!!
錐麓古道是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份,更早期是太魯閣族各部落間聯繫要道。原路徑只有 30 公分,僅容得下並立的雙腳。西元 1914 年太魯閣戰役之後,台灣總督府為治理立霧溪流域的太魯閣族部落,開始著手修建太魯閣道路、鑿穿錐麓斷崖以便通行或載運火砲。 錐麓古道自燕子口到慈母橋,全程共計 10.3 公里,但目前僅開放 3.1 公里,即錐麓吊橋至斷崖駐在所(東進東出) 。
【太魯閣戰役】日治初期,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於西元 1910 年提出「五年理蕃計畫」,其中便計畫以軍事行動討伐太魯閣族人。經縝密的勘查與計畫後,於西元 1914 年 5 月底動員軍隊與警察,以強勢的武力從東、西兩端夾擊。同年 8 月中旬戰事宣告結束,太魯閣族人被迫開始接受日本統治。
通過錐麓吊橋後就是一路上上下下的崎嶇山路,持續陡上的山路在酷暑下更教人吃不消!
我們時不時停下來休息加補充水分,烈日當頭,雖有叢林蔽日,但汗水還是像壞掉的水龍頭,止都止不住!
09:26 抵達標示一公里的大石,幾近一公里的持續上坡路,我們竟花了約 50 分鐘,果然是肉腳無誤!在這裡我們假借拍照之名,硬是休息了頗長一段時間。
剛開始還有其他的山友一起入山,漸漸地,腳健之人早早就看不見背影,當然也有在我們身後越來越遠的腳步。不長不短的人生也是這樣,價值觀、理念、志趣⋯⋯,面向越多相同的伴才會走的越長久!
巴達岡二號橋
依舊是持續不斷的陡坡~~
單趟 3.1 公里,我們已完成 2.3 公里。
行經的小山洞也讓大家拍得很過癮,趁機休息的好理由!
10:56 眼前突然開闊,終於抵達令人振奮的錐麓斷崖!從這裡開始雖然是平緩路徑,但大家的步伐卻不由自主地慢下,一方面是腳下的膽怯,更多的是震攝於風景(快門按不停)。
「錐麓古道」位於三角錐山的山腹間,是合歡古道主線保留最完整的路段,於西元 1915 年完工,「錐麓」意即三角錐山山麓之意,海拔 765 公尺,昔日行經該路段「人人均捫壁蟹行,自始至終不敢交談」,驚險之情可以想見!(原本只有 30 公分,目前已拓寬為 90 公分)
每個轉角都有一份驚喜,只希望不要是對向的山友,終究「錯身」還是有點恐怖!
僅僅約 90 公分寬的古道高懸於錐麓斷崖上,與立霧溪谷垂直落差約 500 公尺。靠近溪谷的中橫公路蜿蜒,行駛期間的車輛幾乎不可見。
錐麓斷崖上的古道說窄也不是太窄,一個人走綽綽有餘,二人錯身需禮讓慢行。同伴逼迫我要拍出「驚險照」,無奈肉腳的我當時身子實在很虛脫,腦子一整個大當機,完全沒辦法有效構圖,終究還是被嫌棄了!!
11:26 抵達終點——斷崖駐在所,駐在所已無任何建物,只有幾處用石塊、木板拼湊起來的座椅,好在空間寬敞又涼爽,正適合供山友喘口氣。大家取出糧食、飲水稍加果腹,「充分歇歇腿」對我來說乃最大的恩惠!
錐麓駐在所位於 2.5 公里遠的前方,可惜目前古道損毀待修,無法前往。休息不到 20 分鐘,11:44 我們決定啟程返回燕子口。
回程的錐麓斷崖還是很吸睛~~ 天氣明顯轉壞,還是早點下山為好!
又回到一公里大石,下山雖也辛苦,但不會喘吁吁!
13:51 終於見到最親愛的錐麓吊橋。初訪錐麓古道(3.1公里)去程 170 分鐘,回程 130 分鐘,斷崖駐在所休息 18 分鐘,去程花較多時間拍照。雖然體力明顯透支(怪罪天氣太熱好了,哈哈~),但能一睹錐麓斷崖的大絕景,也算完成了自己的一個心願,期待下次天氣涼些,再訪時腦子會出現「最完美的構圖」!我們遠比管理員預計的 15:30 早返回,應該也還算是及格的肉腳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