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超級滿足的三芝、石門小旅行,有車開到餐廳門口,吃飽喝足後再前往遊憩區,玩耍結束後再拎回台北市,這等好康的事再來個幾回都可以!(我只擔任小小導航員,還算有點小功能!)
13:00總算到達三芝德國豬腳店──三芝煙燻小棧(SMOKY INN),肚子真是餓的扁扁的,連按快門的力氣都快沒了!(有沒這麼誇張?!)
週二下午一點,除了我們只有另一桌客人,不大的空間裡很安靜,我喜歡這樣的氛圍。這裡的桌椅、裝潢很簡單,有股淡淡歐洲小鎮的味道,我想假日天氣好的時候一定相當可怕,畢竟這家店在三芝已享有不小的名氣。
櫃檯旁有隻喚不出名字的動物標本,頭上長角加上背上的翅膀,應該是組合或幻想中的生物吧!(幹麻要這樣?德國人~~怪怪的!)
餓的要命,全部都來一份啦!(當然不可能~)我們只有三個人,家庭式大拼盤想來是吃不完的,所以點了德國豬腳、德式香腸拼盤各一份。
啤酒!當然要來一杯啊,否則怎麼對得起德國豬腳、對得起自己的胃,是吧?
點完餐後店家才開始煎烤,所以主餐等了一段時間,500ml Black beer 就先上場墊墊胃,純德國黑啤酒果真口感不同,濃濃麥芽香、綿密細緻的泡沫,一整個德國人上身。同行友人對啤酒杯感興趣,問問店主是否可以購買,店主說這是德國進來的,已經很難找了,每打破一個都心痛的要命,所以沒有在出售。各位客倌下次來這喝啤酒時可得千萬小心別將杯子打破了才是。
德國豬腳上場,撲鼻香味不用講了,吱吱作響在鍋裡跳動的豬腳更令欲罷不能!『妳拍快一點,我要吃啦!』大家都餓了,連平常極紳士的男士也耐不住性子的催促我。
不同口味的德式香腸緊接登場,圓胖胖的香腸,看起來好緊實,一口咬下該是怎樣的清脆又多汁!
『這是目前我吃過最好吃的豬腳』身為廚師的朋友滿嘴油汁汁地說著,的確,軟嫩適中的嚼勁,有口感又不會嚼不爛,帶皮的部分更是絕對的美味,沾一點黃芥末,啊~~人生沒有更美好的事了!(會不會太誇張?)香腸的口味較重,跟我在市面上吃過的不太一樣,應該是比較道地的德國口味,也不能說難吃,只是我比較不習慣罷了。旁邊的配菜:德國馬鈴薯、酸菜及酸黃瓜都很好吃,酸黃瓜非常清脆,不是醃漬過久軟趴趴的口感,咬下時會有「啪」在嘴裡響起。
三芝煙燻小棧2002年開業至今,主廚Andreas來自德國巴伐利亞地區,堅持空運食材,保留家鄉道地口味。
營業時間:週一~週五 11:00~21:00,週六、日 10:00~21:00
摸摸圓嘟嘟的肚子,擦擦滿嘴油漬,總覺得少了一味,『該吃個甜點,去去油膩』『說的對,再來杯咖啡』兩位美食家一撘一唱的完全不顧後座肚皮快撐破的我,於是我們繼續前往半山腰的「三芝小豬」,老天啊~~請再給我一個胃!
14:10抵達山中小徑上的粉紅色小屋,你很難不去注意到它的存在(顏色在山中太突出了),對面有停車場。http://www.happypiggie.com/
一進門左手邊就是一排販賣的麵包、餅乾、小點。
店主想來很喜歡粉紅豬,不禁讓我與一家銀行聯想在一起~~~(pukii pukii)
點完餐後到戶外座位區瞧瞧,有一塊小庭院,庭院旁有一排坐位區,夏天應該還蠻涼爽的。
再次回到主建物(真是全棟都是粉紅色的)
右邊的書架區可以自由借閱
左手邊的廁所有設計感,男女都由此門進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室內空間不大,所以善用每個角落做出不同的用餐空間,兩個人也可以很秘密,窗外看出還有綠油油的草地。
店內有很多小豬豬,愛豬的人一定不要錯過這家店。(還好沒看見pukii~~~~)
櫥櫃裡的蛋糕單點價格75元/片
回到座位看到這景象受到很大的驚嚇,『我不是說我不要甜點,我吃不下了啦!』『管你的,吃完鹹的就是要吃甜的』友人回我,我心裡OS:這規矩是誰規定的啊!剛剛的豬腳還在我的喉頭徘徊不去哩。紐約起司(上)、肉桂蘋果起司(右下)、藍莓起司塔(左下),我對甜點沒啥興趣,對我來說都只是甜甜的食物,只要不要甜的嚥不下就好,但整體來說口感不錯!
熱檸檬紅茶(左)、熱茉莉綠茶(右),我對杯子反而比較有興趣。
sorry~插撥一下今年五月第一次造訪麟山鼻遊憩區的情況。話說當天午前,我從淡水沿著台2線騎摩托車來到白沙灣,循著指標左轉進入麟山鼻遊憩區,一直走到底看見岸邊有一漁港。將車停放路邊,天空烏雲漸漸攏聚過來,時不時有小雨絲飄落,我心想:不會這麼倒楣吧,才剛找到麟山鼻停好車!
右邊是往麟山鼻岬角的方向,但因為“不能說的秘密”的關係(在此強調~~我可不是周XX的粉絲喔),今天我先選了左邊的濱海木棧道。
走沒十分鐘,因為雨勢越來越大,只好掉頭返回停車處。騎車返回淡水的路程中,大雨啪啦啪啦無情地、放肆地打在安全帽及身上,我心裡真是說不出的悶!遙遙路途,何時還能再來呢?就這樣我第一次的麟山鼻「胎死腹中」!
回歸正題,在吃完豬腳、三芝小豬後(怎麼都是豬?),我們繼續台2線前行,於15:25抵達石門的麟山鼻漁港,這有個大停車場,寥寥幾輛車,想來沒有太多遊客。這次我選擇往右邊的麟山鼻岬角(因左邊的木棧道在維修),會先經過麟山鼻漁港。
只有一條路,依循指標慢慢往濱海棧道及風稜石區前進(肚子好撐啊~~~)。
濱海棧道的頂端有一軍用碉堡,當然早已廢棄不用,我覺得它好像是利用過後被遺棄的機器人,就像是日本動畫大師 宮崎駿 筆下“天空之城”裡的機器人。走碉堡左邊、靠近海的步道繼續前進。
平緩的步道沿著海岸迂迴,所以一會綠蔭蔽天一會整片海洋躍然眼前,對於未知的前方總是充滿著期待。
海岸線就在碉堡眼前,想來這應該是個重要據點、最後防線。黑漆漆的夜晚蟄伏在碉堡裡,專注凝視看似空無一物的海上,海浪強烈撞擊岸石的巨大聲響,是否能抗衡彈在膛上的緊張?
繼續前行,來到我所謂的「巨石區」,只容一人通過的狹窄通道上方全是大的驚人的石頭,而且這些巨石僅僅是靠眼前的樹幹支撐著(不很粗的樹幹)。
因為對眼前的景象感到驚奇,所以我獨自在這玩了好一會,一會退到步道邊緣(懸崖邊),一會在巨石底下或蹲或半平躺,還好當時沒遊客經過,沒人看到我怪異的行徑(其實我也是會害羞的說)。拍攝結束後,我才驚覺:如果當時剛好來個小地震或什麼的,我極有可能就會被巨石壓成「紙片人」了(唉~~難道只能是最後的完美?)。即便如此,天然巨石的堆疊組合真的好美、好吸引我,果然「自然就是美」。
海岸邊清晰可見風稜石。安山岩為火山熔岩,質地堅硬緻密,節理發達,風化崩解後各裂面互相截交,由於強風經年不斷,風裡挾帶著海灘上堆積的細沙,不停地對岩面進行磨蝕,甚至產生槽溝,使岩面之間的交角變得更為銳利,如此形成的多稜角岩石稱為「風稜石」。
美麗的海岸配上滿地垃圾?台灣美景就這樣被輕易破壞了,我真的很想拿個大塑膠袋全部收拾乾淨(單憑一人之力實在難以清理乾淨),但這般的景象不只一處,也許政治人物除了一堆嘩啦嘩啦的政見外,是該為台灣真正做點事了。
石滬是一種傳統的陷阱捕魚法,在潮間區域堆砌弧形石牆,漲潮時海水淹覆了石牆的頂部,也帶來了魚群,退潮時,魚兒則被圍困在石牆內。其原理是利用潮水的漲退及魚兒的迴游特性,這是一種相當原始且環保的捕魚方式。這裡的石滬仍存在,但因近海魚源枯竭,石滬不再容易捕到魚,所以目前已廢棄不用。
平坦的草原上有一堆石頭,石頭上方似乎有一告示牌,好奇寶寶的我決定爬上去瞧瞧(這是一定要的)。
友人在下方的催促聲讓我只好中途作罷(爬到了一半),但我還是用鏡頭看到了“中華民國領海基點”。
回程看到大草原上另一處位在高處的碉堡
從這裡竟然看到富貴角燈塔(國境之北──富貴角燈塔 ),一個大浪打來,感覺把富貴角燈塔都淹沒了!
回程途中太陽竟露臉了,不同的光線帶來不同的感覺。
又回到我喜歡的巨石區,不同角度更有震駭感!大自然的偉大;人類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