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山中有祕境,初來乍到甚歡喜,溪底寶石亮閃閃,伸手一探透沁涼。
宜蘭縣礁溪鄉公所於民國101年開始修築湖畔棧道,現在她是一條規劃完整又親山親水的方便步道。林美村原本地名為「林尾」,「林」台語發音「ㄋㄚˊ」,意指礁溪庄最後開墾之山林落伍部落。(此入口處有二、三個攤販,會將入口指示牌完全擋住。)
現在的草湳湖臨湖步道之前是開放的車道,現已規劃為人行步道,還設有無障礙的通行空間,右邊則是高爾夫球場。
都已經八月了,這裡的翩翩蝴蝶竟多的不像話,一走過去就有數十隻緩緩飛起,我的腳步可得多加小心才不至於踩到她們,但我還是有看到被踩死的蝴蝶,數目可想見一般!雖然幾乎都是常見的蝶種,但數大便讓我這都市老人驚喜不已!
草湳湖又稱下埤湖,是一座面積約3公頃的天然湖埤,早年草湳湖下方為林美村水田,當時以草湳湖水灌溉,但昔日農田今已不存在,現由高爾夫球場取代農田景象。草湳湖周邊步道緊鄰草湳湖,為連接林美石磐步道的要徑,全長約700公尺,步行約20分鐘即可抵達林美石磐步道入口廣場。
一路上樹蔭滴綠,過濾掉絕大部分的紫外線,雖然只有拂拂微風,但還是感到陣陣沁爽。
林美石磐步道唯一的廁所就在入口處前
星期一至星期五,進入林美石磐步道園區健行,免上網預約登記,但國定假日以及例假日仍需上網預約登記,預約社區簡報及園區解說不在此限。http://lm.org.tw/menudetail.php?idNo=79
林美石磐步道全長約1.7公里,步行時間約1小時。
早期山中無大馬路、重機械或大卡車,所以在山上開採林木後,為了將木材運至山下幾乎全靠人力搬運,故「木馬」就此應運而生。其實木馬就是一座類似雪橇的運木工具,長約6呎,小小木馬卻能載運二、三千公斤的木頭。木馬須在專屬的木馬道上行動,而木馬道就是置於林道地上的圓木,是山上運送木材的路徑。當年伐木工人會將木料放置於木馬上,運送時在木馬道上抹黑油以減少摩擦阻力,進而將木料順利運送下山。
整條步道平緩好走,有樹蔭的部份約佔七成,不絕於耳的淙淙水聲更讓氣溫下降二度。
嘩啦啦的水聲越來越大,讓人想喝口沁心透脾的山泉水。
這處樹蔭蔽護又平緩的水漥處聚集了一些遊客,父母帶孩子來享受山林水間的樂趣,至親好友也來此分享彼此的生活,滿溢的陰離子、芬多精一定會讓明天更美好!
林美社區因地勢較高,早期居民用水不便,所以在日據時代便沿著石磐瀑布的一側開鑿了取水道,由山壁打洞並以石頭堆砌出水道的範圍。這條舊取水道在過去不僅供應十公頃的梯田用水,更種植了蕃薯、金棗等作物。
臨近清澈水道,真想給他光溜溜的下溪沖涼一番(當然是嚴格禁止的啦!)
迂迂迴迴的山徑隱密在凹谷,在這小小世界裡彷彿一切都靜止,不論帝國興衰、政黨輪替、世俗敗壞、阿諛我詐......,種種敗行都不允許在此出現,只有純淨無瑕的天真才可以依存在此。是不是攀上該死的長梯就會返回現實?如此仙境就會幻化為夢?現實、夢境讓人又愛又憾!
長梯中途有一觀景台,回頭一望,果然是仙境。清可見底的溪水,天然與人工的巧妙安排,我喜歡這份寧靜,這種與世無爭的氛圍。台灣或許沒有可與世界匹敵的大山大水,但小巧玲瓏的秀麗風光可絕不輸給任何國家,您發現台灣之美了嗎?
有一大樹橫躺在溪谷正上方,我幻想著當太陽下山,山中無人煙時,林中小精靈就會紛紛睡醒,開始她們一晚的舞會。今天左岸精靈拜訪右岸,隔天換右岸精靈前去左岸,就這樣,這棵樹成了她們的橋樑,小小光點一閃一閃地在黑夜中跳躍前進。彷彿,我還看見她們昨晚留下的小足印!
石磐瀑布位於林美山上,在草湳湖上方約1公里處,海拔約340公尺,因溪水漫過一塊橫躺溪中的巨石後由十幾公尺的高度傾瀉而下,就此形成優雅的石磐瀑布。石磐瀑布其實是一群瀑布,自石磐處沿溪而下,短短的1250公尺溪流,就因為水流落差非常大,造成十幾個大小不一的瀑布。(一路上看到的小瀑布都是石磐瀑布的一部分)
這就是造成石磐瀑布的巨石(石磐),石磐表面積約有300坪,由於長年的風化和水流形成各種奇特石景,石磐中的石縫甚至已長出數棵大樹。
經過石磐瀑布後應該就可算是回程,還算平緩的路上已沒多大驚奇,所以腳步加快許多。林美石磐步道基本上是有方向性的(有指標),大家朝同一方向前進,所以迎面而來的遊客不多。
經過這最後一個轉彎處就回到起點了,我喜歡這一小片竹林帶給我的神秘感!
【交通方式】
大眾運輸:搭乘火車至礁溪火車站轉「台灣好行礁溪線111線」可直接抵達。
自行開車:國道五號下頭城交流道迴轉出交流道口,左轉礁溪路七段(台九省道),直行到礁溪路三段, 過礁溪國中後右轉十六結路(宜六),往佛光大學方向,依指標可抵達林美石磐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