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上石梯就可以伸手觸到天空;躺在綠絨絨的地毯上就可以睡的安穩~~
事隔一個月又來到陽明山的小油坑,這次主要是要「登七星而小台北」。七星山標高 1120 公尺,是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最高峰,七星主峰、東峰步道全長約 4.9 公里,步行約需三小時,步道入口有四處,分別位於苗圃、冷水坑遊憩區、夢幻湖停車場還有小油坑。不同於一個月前白茫茫一片的 3 度氣溫,今天可是個陽光普照又絕對藍天的 17 度,整個小油坑的景緻真是再清楚也沒有了。
「後火山作用」是指火山噴發休止後,火山氣體與受到加熱的地下水從裂隙噴出地表,形成噴氣孔、硫氣孔和溫泉等現象。在許多噴氣孔與硫氣孔周邊都能觀察到的黃色結晶,則是由於火山氣體中含有氣態硫成分,噴出地表後遇外界空氣冷凝,形成硫磺結晶體。
下午 13:27 來到七星山主東峰步道小油坑登山口(小油坑停車場旁),開始這趟有點冒險的未知之旅。小油坑約海拔 805 公尺,也就是說從這裡要走 1.6 公里登高海拔 315 公尺,才會到達台北第一高峰──七星山主峰。希望我的體力及腿力可以負荷~~(新年新希望?)
由小油坑登七星山主峰為迎風面的箭竹或草原生態。途中可見徐徐飄昇的噴氣孔特殊景觀,沿途是芒草或箭竹夾道。
十分鐘的上坡路後,回頭望,小油坑停車場已在我的腳下了,趁照相時歇歇腳、喘口氣是個完美的藉口~~
由小油坑上七星山主峰沿途多為石階,坡度為 30-50 度左右,較無遮陽的地方。見有人先行一步在石階上休息,讓我也好想~~,但我才走 12 分鐘就休息,會不會太沒面子?當然只能回頭繼續登高!
這一回頭就立刻後悔了,沒有終點的上坡要到何時?也沒有平台或涼亭之類的,連喝口水都夾雜著濃濃硫磺味,還好我不討厭硫磺味就是了,但我需要的是:卸下背包,擦擦汗如瀑布般的背部。
停車場越來越小了,我的喘息聲越來越急、越來越大聲了~~但風景真的好美喔!
當行經步道旁的噴氣孔時,可感受到一股熱氣直衝而來,並嗅到濃濃的硫磺味,實際上在腳下的地底深處,正上演著激烈的後火山運動。
一公里持續不斷的上坡,我竟花了近一個小時,好像有點太肉腳了,果然是個飼料豬~~重看不重用!這路標是說明還有 600 公尺的上坡嗎?我分不清臉上的是汗還是淚?
媽媽帶著兩位小女兒都走上來了,我這粗壯的“年輕”女子說什麼也不能輸給她們吧!含淚繼續登高~~
現在放眼望去只有延綿不絕的山峰,最痛苦、艱難的路段似乎已經過去,正是可以好整以暇欣賞大自然的風貌了。
一個半小時後我終於看到這令人感動的指標“七星山主峰 1120 M 台北市第一高峰”,雖然跟玉山或喜馬拉雅山差很多,但我還是很替自己高興!
年輕媽媽及兩位小女兒隨後也到了。親愛的朋友們,如果你們自認體力尚優於小女生的話就邁開步伐登七星山吧!
前方那座小山頭就是七星山東峰,哈哈哈~~才 300 公尺,小意思!待我歇歇就來~~
在七星主峰休息 15 分鐘後開始向七星山東峰進攻,之後都是下坡路段了,所以照理說應該都不會有氣喘吁吁的情況了。
約五分鐘後就登上了七星山東峰,七星山東峰海拔 1107 公尺,回頭望望剛才的七星山主峰,來時路是多麼的清楚啊,此刻的心情及體力真是一整個大輕鬆!
在七星山東峰頂玩影子
遠處右前方靠海的市集就是金山
下山通往冷水坑遊憩區的風景也很是優美,右邊的矮平頂山是磺嘴山。
這裡依序可以看到磺嘴山、基隆嶼、和平島、基隆山還有擎天崗,認得的請舉手!
看見七股山也看到公路了,想來離冷水坑遊憩區不遠了。
冷水坑是指七星山、七股山及竹篙山之間的低漥地區,早期可能是火山熔岩流堰塞而成,曾因大量降雨蓄積形成湖泊,後來因湖水外流乾涸而呈現今日的地貌,右邊的山丘就是竹篙山。此地區由於富含硫磺、硫化鐵、瓷土等,因此在日治時期及民國五、六十年代是重要的採礦地點。
在冷水坑遊客服務站東北側有一處特殊的乳白色湖泊──牛奶湖,由於硫磺微粒懸浮,在池底形成硫磺礦床,並與細菌產生換質作用,而呈現如同牛奶斑的色澤。
從小油坑登山口到冷水坑遊憩區總共花了約三小時十分鐘,雖然向上攀豋的過程不輕鬆,但整趟行程下來心卻是滿滿的,終究難得攀上第一高峰(雖然只是小小的台北市),而且還看見未曾見過的景色,我想換個季節再來一次。等公車時頭頂飛過兩架軍機(因為加速超快的啦),長長的拖曳軌道在湛藍的穹蒼下好像流星畫過,Make a W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