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該是我第二個故鄉了吧!往來澎湖已超過一雙手的數目了,但七美卻是我第一次踏上,真是夢寐以求的七美,因為交通因素,因為天氣因素,總是一擱再擱,終於在 2009 的夏天完成了這個夢想!目前七美有德安航空每日飛行四個班次的高雄七美航班,兩個班次的馬公七美航班,各位可以參考德安航空的飛行時刻表。
- 德安航空飛行時刻表:http://www.dailyair.com.tw/
飛機很小,但總比坐船舒適。
七美人塚
相傳明朝萬曆年間,七美島常有海盜上岸滋擾搶奪,某日當島上男人大多出海捕魚之際,又有一批海盜從七美南方登岸,大部分老弱村民見狀紛紛躲到山洞內躲避,有7名在山上作食的婦女因來不及躲藏而被海盜發現,這7個女子一路逃到七美人塚附近終究被海盜圍擄,為了保有貞節不受凌辱,於是退到井口後相偕跳井自盡,等海盜離去後村民來到井邊救人時已經回天乏術。
村民為了追念這七位貞節烈女於是土填井口為墓,說也奇怪,井口上竟然就長出了七株常年茂綠的樹種-香花樹。當東北季風降臨七美時,七美島上的樹木都枯萎泛黃後,香花樹卻常年翠綠,因此贏得七美人的虔誠信仰。
羊羊羊~~~~
七美的羊以放牧為主,少數也有以圈養的,不過所謂圈養其實就是用網子圈出一個範圍,讓它們不要亂跑而已,主要還是自由行動以草為食的。
這是除了紐西蘭外,我發現的第二個羊比人多的地方。
望夫石
七美的男人在以前大多從事捕魚行業,捕魚台語叫做討海,跟大海討一口飯吃的意思,如此的謙卑就是因為在茫茫大海中充滿了無數的危險艱困,很多人一出海就回不來,也因此七美以前又被稱為「寡婦之島」。相傳在望夫石附近住著一對恩愛的夫妻,男討海女作山,生活美滿,有日丈夫出海捕魚後,照例妻子在傍晚就到海邊等著丈夫歸來,可是這回似乎有所蹊蹺,等到深夜猶不見夫婿的船影,女子焦急地等到天亮,還是不見丈夫歸來,第二天、第三天,她就這樣持續地等下去,一刻鐘也不肯離開海岸,過了三、四天後,當島上的人過來探望她時,他已經倒地不起。後人將她安葬於海邊,說也奇怪,海邊的石島竟然慢慢幻化成人形,包括頭髮、身體、雙腳,更傳神的是連小腹都是懷孕女子的小腹,望夫石的傳說於是不脛而走。
雙心石滬 (第一天)
七美雙心石滬之所以能名聲響亮,在於它的造型美麗浪漫,也在於它的保存完整,因為澎湖大多的石滬不是頹倒就是已經棄置,只有雙心石滬每年都會有維修工程在進行。
分岔仔
分岔仔又叫做雲梯,為一處緊鄰海岸的獨立玄武岩石柱,遠看像是比鄰海岸,走近又發現其實是獨立於大海邊。
沿著階梯下到底下,不過體力上要有所衡量,雖然不算是很累的行程,但是在體能上是有一點要求的。
到了底下可以看到不同面向的景觀,更能觀察它的壯觀。
小台灣
所謂的小台灣就是比鄰在七美東岸海邊的一處海蝕平台,經年累月被海浪拍蝕的結果成為了形狀酷似台灣地圖的海蝕地形。站在小台灣居高臨下真的感覺99分的相似度。

石獅
一塊風化的玄武岩透過美的聯想作用界定為石獅
南嶼城
七美因常年海盜滋擾,在一次海盜血洗之後,第一批到七美的先民含淚全體遷徙回福建,直到多年以後才由望安島南遷了另外一批住民進駐七美,現在七美住民大多是這批遷徙者的後裔。南嶼城便是其中一個家族成員為了感念先人自望安遷徙到七美的艱困過程而蓋的紀念性建築。
南嶼城以澎湖特有的玄武岩跟黑石堆砌而成,內有溜冰場、表演場等設施。比較特殊的是南嶼城的造型極富南洋與巴洛克風,不管是拱門或者兩邊城牆洞開的廊柱跟弧形門,都頗有羅馬競技場的遺風。
雙心石滬 (第二天)
石滬就是捕魚的陷阱,利用滬牆的高度,漲潮時魚兒入滬,退潮時海水比滬牆低,魚群就被困在滬內,石滬擁有者就可以到滬房內去灑網抓魚。來到七美,前來雙心石滬,在美麗的雙心造型下許下誓言,讓戀人們的愛情更堅貞。我覺得也像海中的一把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