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is less important what one has than what one does with what one has.(重要的不是天生擁有什麼,而是如何活用擁有的東西。)

IMG_0287.jpg 



  • 一切取決於自己【自我決定性】

人生沒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其實,人生非常單純。有兩種方法可以通過高度僅五英呎(約1.5公尺)的門,一種是挺直身子走過去,另一種是彎身走過去,若是採用第一種勢必會撞到門頂。

@人是描繪自我人生的畫家,只有你能創造自己,只有你能決定今後的人生。選擇進入現在的公司是自己,決定繼續待在這家公司也是自己,選擇現在的另一半是自己,決定承襲父母的價值觀也是自己。

@只有自己能決定如何對抗病魔,是要怨天尤人的活著,還是懷著感恩的心,充實的度過餘生。就算無法改變生病或受傷的事實,但我們還是能選擇要以什麼樣的心情來面對、看待這件事。接受現實,從中找到積極的意義。心志健全的人,能從眾人覺得痛苦的事情中找出值得學習、感恩的事。

@遺傳和成長環境只是單純的「材料」,只有你能決定如何使用材料,打造真正舒適的家。使用同樣的材料(遺傳和環境),不一定會打造出同樣的家(人生),如何使用材料端看自己的決定,你現在的人生就是你使用材料,靠自己打造出來的「家」。

@「都是父母的錯。」「都怪朋友不好。」「只怨生不逢時。」「反正一切都是命。」這些都是推卸責任常用的藉口。人一旦找到藉口,推卸責任,就覺得輕鬆,但這只是一時,問題仍沒解決。人無法改變過去也無法改變別人,只有改變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才能改變未來。

@人不應該被過去束縛,只有你能描繪自己的未來。過往的原因就算能作為「解釋」,也無法成為「解決之道」。人可以朝向自己決定好的「目的」而行動,可以隨時依自己的意思改變自己,因為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依自己的意思改變邁向未來的「目的」,重新決定如何行動。

@人們有時為了逃避失敗,會捏造自己生病。「要是沒有生病就好了⋯⋯」以此為藉口,躲進安全地帶,圖一時輕鬆。「人們利用一切東來逃避人生的失敗」,雖生病是一件痛苦的事,但和在眾目睽睽之下暴露自己的失敗相比,根本不算什麼,所以人們覺得與其挑戰勝算不大的事還不如稱病,此為「疾病利益」。

@心態健全的人,不會試圖改變對方,而是改變自己。只有心態不健全的人,才會試圖操控對方、改變對方。追究「到底是誰錯了?」是沒有用的,與其投注時間和心力追究不如將精力花在解決未來上更有效益。如果希望對方能多在意一點的話,不妨試著改變傳達方式,而不是一昧責備不知道自己有錯的對方,努力讓自己的話語具有說服力,努力贏得對方的信賴,你只能著眼於「現在自己能做的事」上。

@其實不是「不想做」,只是自己決定「不要做」。其實不是「無法改變」,而是自己決定「不改變」。刺激與反應之間有著稱為「認知」的主觀意識,遭受斥責時,如何「認知」並「定義」可說因人而異。人可藉由改變「認知」與「定義」,改變自己的反應,也就是改變思考、行動以及情感。
@遺傳和心理創傷都不能支配你,無論過去如何,只有「現在的你」能創造未來。即使成長於相同的環境,人還是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選擇未來。將眼前的不如意推給過去的環境,充其量只是藉口。要以過去經驗為跳板開拓未來,還是一味找藉口,假裝自己是受害者,過著滿嘴藉口的人生?


  • 接受真正的自己【自卑感】

@不是因為你不好而有自卑感,無論看起來多麽優秀的人,多少都會感到自卑。只要還有目標,當然就有自卑感。「我想成為這樣的人,我想過著這樣的人生。」目標往往比現況來得高遠。正因為目標永遠不會有達成的一天,所以自卑感油然而生。

@懷有自卑感不代表自己心態不健全,端看自己如何看待自卑感。「自卑性」是指長得不好看、個子矮、胃腸不好等等,與弱勢點有關的具體事實。「自卑感」是指自己「主觀認為」自己低劣,所以就算有具體的「自卑性」,只要自己不覺得低劣,就不會產生「自卑感」。「自卑情節」是以「自卑感」為藉口,藉以逃避人生的各種課題,如果以自卑感作為發條,反而更激勵自我的人,就是懷有『自卑感」卻沒有「自卑情節」的人。將現在的問題推給別人,放棄努力,只想逃避人生的課題,這就是「自卑情節」。

@有許多以自卑感為藉口,逃避人生的膽小鬼。也有不少以自卑感作為發條而成就豐功偉業的人。人只要正面看待自卑感,便能成就豐功偉業,例如貝多芬的失聰,莫內的視力不佳。不如他人的遺傳基因與成長環境,的確是扣分的因素,但不能成為「做不到的理由」。因惡劣因素卻比他人更努力,阿德勒稱此為「補償作用」。

@人一旦做對的事沒受到關注,就會試圖去做不對的事,以求受到「負面關注」。我們不該為迫使人生陷入悲慘境遇的事而努力。用功讀書得到好成績與為非作歹誤入歧途,二者努力的目標都是想得到別人的關注。人一旦知道無法求得「受人讚賞」的「正面關注」時,就會試圖以「遭受斥責」求得「負面關注」,但這樣只會讓人生變得坎坷,無法得到幸福。

@逞強是自卑感的另一種表現。不要努力「看起來很強」,而是努力「變得很強」。不是每個人都會坦率表明感到自卑的事,不少人反而會強調自己的優越感,這是所謂的「優越自卑情結」。真正有自信的人不會刻意誇耀自己很優秀,強調優越是自卑感的另一種表現。所以努力「看起來」很強的人,其實內心隱藏著強烈的自卑感。

@熱心的人不見得是體貼的人,只是想讓對方依賴自己,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個重要的存在。有人為了隱藏自卑感,強調自己的優越性,習慣輕蔑、指責對方,藉以提升自我價值。「要是沒有我,他根本什麼都不會」,藉以證明自己是個重要的存在。更高明的是責備、傷害自己來指責別人,「都是因為你們,我才會活得這麼痛苦」,為博取同情與歉疚才責難自己。

@人要是不受注目,哪怕使惡,也要引起他人的注意。一旦失敗,接下來就是刻意暴露自己的無能。不良行為的四個目標」:引起注意(目標一)→誇示權利(目標二)→報復(目標三)→逃避(目標四)。妻子要求丈夫早點回家(目標一)→對丈夫發火、哭鬧(目標二)→丟著家事不管,自己外出找樂子(目標三)→放棄一切,向丈夫暴露脆弱、無助與病痛。

@「大家都討厭我。」「這次不成功,下次肯定也不會成功。」只要試著冷靜舉證,便能破除這種迷思。冷靜舉證、用具體數字去確認才是最有效的方法,會發現原來是自己多慮了。藉由不斷重複這種方法,破除自我迷思,便能慢慢克服過度的自卑感。

@責備一無是處的自己,永遠無法得到幸福。唯有勇氣認同現在的自己,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不求做個完美的人,而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人必須「擁有認同不完美的勇氣」,一味追求完美只會伴隨痛苦,因世上沒完美的人,要認同並喜歡有缺點、一無是處、真正的自己。「接受真正的自己」在心理學上稱為「接納自我」。


  • 隱藏在情感中的目的【情感】

@不是因為悲傷而流淚,而是為了責備對方,博取同情與關注而哭泣。阿德勒心理學的「目的論」——所有行動(本人也毫無自覺)都有目的。不是感情促使人衝動,而是人使用感情達到目的。部屬哭泣阻止上司繼續的責罵。

@不是因為一時氣昏頭而破口大罵,而是為了「支配」對方,創造與利用名為「憤怒」的情感。 所謂憤怒是為了達到將焦慮的情緒傳遞給對方、支配對方的「目的」,而使用的手段。使用感情的目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為了操控、支配對方聽命行事,第二種是達到刺激自己的目的。人不可能只靠理性判斷而行動,憤怒、悲傷、喜悅、恐懼等情感,都是促使你前進或踩煞車的催化劑,情感就是用來驅使對方與自己。

@情感像是讓車子啟動的汽油,不是受情感「支配」,而是「利用」情感。「使用」被創造出來的情感,促使自己和他人付諸行動,是先有情感,而不是受情感支配。用心傾聽內心的情感,也許能找到什麼驅使自己前進或後退的契機,其實自己的情感早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不是由於不安,所以無法外出。而是因為不想外出,捏造了不安的情緒。都是因為先有「不外出」這個目的。為了實現不想上班這目的,而捏造不安的情緒,不想上班的理由則因人而異。

@孩子只能用「情感」支配大人,長大成人之後,若也想使用情感驅使別人就是幼稚的行為。嬰兒是透過「哭泣」這種情感表現得到他想要的一切,然後在重複這種行為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使用情感」得到必要的東西,這就是「學習」。「透過哭泣、生氣,得到他想要的一切」,從嬰兒時期「學習」這種表達方式的孩子,會將這般成功模式烙印在「性格」上。

@抱持嫉妒之心支配另一半,對方有一天遲早會離你而去。理性的溝通才是成熟大人的做法。 成熟大人具有靠自己解決問題、達成目標的能力,就算不支配他人也能獨立做很多事,盡自己應盡的責任,這是成人世界的基本規則。只有彼此理性的溝通才能得到雙贏的結果。

@對親密愛人撒嬌,對送貨員卻極度不耐煩。人會依對象和情況表現出不同的行動,因為所有行為都有目的。每個人的行動都有「對象」,以及希望對方怎麽看待自己的「目的」,一邊揣測,一邊觀察,便能摸清對方的心情。

@意識與無意識,理性與情感的糾葛,都是謊言。所謂「我都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的說詞,其實只是「不想做」罷了。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看似矛盾,但卻是朝向同一個目的,相輔相成的運作,好比油門與剎車。坐上一輛車朝同一個目的地,油門與剎車就必須相互配合,才能到達目的地。

@「我無意識地做了這件事⋯⋯」「理性敗給了慾望⋯⋯」這些只是欺騙自己與對方的「藉口」。種種藉口是為了包庇「不想負責」、「不願承認失敗」、「良心的苛責」這些心態,以「自己沒有錯,都是無意識與慾望的錯」為藉口,企圖欺騙自己與他人。

@別想要操控憤怒之類的情感,因為情感是「排泄物」,操控「排泄物」也無法改便什麽。情感只是生活型態(性格)的「排泄物」,唯有改變生活型態,情感才能自然而然的改變。生活型態是指對於事物的理解方式,也就是以認知為核心的基本信念。好比對向的異性對自己「噗哧」一笑,有人認知「對方在嘲笑我」而憤怒,但也有人認知「他對我有意思」而喜悅,所以只能修正產生這種情感的「認知」。


  • 性格能在當下的瞬間被改變【生活型態】

@所謂生活型態(性格)就是人生設計圖,稱為人生的腳本。只要改變生活型態,人生就會驟然改變。生活型態是指生活癖好、慣有的行為模式,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個性、人格。阿德勒認為生活型態不是天生的東西,而是可以依自己意思決定的東西,所以隨時都有改變的可能性。

@「我是OO」「世人是OO」「我必須是OO」性格的深層之處存在這三個價值觀。性格的深層部分有三種價值觀與信念,分別為 1.自我概念(我是OO):我對任何人都沒興趣,2.世界觀(世人是OO):大家不會理睬無趣的人,3.自我理想(我必須是OO):反正沒人會理我,所以我還是低調一點,保持沉默比較好。所以想改變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自己的生活型態。

@一個人的生活型態在十歲左右就會靠自己決定而定型,而且就這樣使用一輩子。生活型態(個性)早在嬰兒學會說話前就開始形塑了,而且大多數是在十歲左右定型。我們從小不斷嘗試錯誤,逐漸累積應付各種狀況的方法與經驗,而界定個人想法。這就是以生活型態為核心,形塑自我概念、世界觀與自我理想。

@戴上粉紅色鏡片的人,誤以為世界是粉紅色,絲毫沒有察覺自己戴上眼鏡。就算面對同樣的場合,每個人理解到的都不一樣;就算體驗同一件事,有人開心,有人悲傷,一切取決於佔據認知核心的生活型態(性格)。大多數人都沒察覺自己抱持著獨特的認知傾向,戴上有色眼鏡看待任何事物的生活型態,這就是所謂的認知偏見。

@即使一直以來的生活型態帶來種種不便,人們還是不想改變,就算扭曲事實,也深信自己才是對的。我們無法逃離認知偏見,依據認知偏見,只接收對自己有利的情報,其他的都以例外來處理。我們還會扭曲事實,解釋成對自己有利的情況,然後強迫自己接受。這是因為這麼做比較輕鬆,要是不這麼做,便深感不安。

@從小被罵到大的人,不一定會變成個性陰沉的人。究竟是接受父母的想法,還是將父母視為負面教材,取決於「自己的意思」。生活型態(性格)的養成受種種因素的影響,但究竟是要接受、反抗、無視,完全取決於自己。既然是自己做的決定,就能靠自己改變。

@過著幸福人生的人,生活型態(個性)一定合乎「共識」。單憑個人扭曲的理論而構築的性格,永遠無法變得幸福。共識common sense(共同感覺)的意思,意即「無論是對個人、組織還是家庭來說,都能接受的意思」。只有個人能夠接受,共同體卻無法接受的個人理論,一定會使人生遇到瓶頸。

@這世上沒有「個性火爆的人」,只有「常常使用憤怒這種情感的人」。不必徹底改變自己的性格,只要改變自己使用情感的方式就行了。改變性格不是替換掉個人具有的精神所有物,而是學習如何善用自己擁有的東西。不是該不該生氣的問題,而是如何處理憤怒的情緒,如何改變憤怒的頻率,這才是改變性格。從停止「頻繁使用」憤怒的情緒,然後變成「幾乎不用」而已。

@只要有心想努力改變自己,就非常有可能改變生活型態,直到人生落幕的前一、二天,性格還是可以改變的。要想改變生活型態,必須先清楚了解現在的生活型態。這裏指的是存在於性格本質中,稱為中心信念的「自我概念」、「世界觀」與「自我理想」。現在的生活型態是自己打造出來的,也許要花上幾百次、幾千次不斷的重複過程,才能發現自己一點一滴的改變。


  • 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生活型態】

@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其實就連隱士也很在意他人的目光。當你思考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時,你一定會很在意周遭的目光,因為人無法生活在沒有「觀眾」的地方。

@「最近心情很低落。」「忙到沒辦法休假。」這些得以窺見內心煩惱的言詞,全是因為人際關係出了問題。乍看之下是在吐露內心煩惱的言詞,其實都有個想向「對方」強調自己優越性的「目的」,這就是「使用的心理學」。我們的言行、情感都有想向「對方」強調什麼的「目的」。

@想過著沒有煩惱的生活,除非宇宙中只剩下自己。「工作不順利」其實是煩惱也許會被上司和周遭人否定,擔心「也許會丟了工作」,所以成天煩惱著自己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該如何貢獻心力。

@人生有三大課題:「工作的任務」、「交友的任務」、「愛的任務」,而且這些任務越拖延越難解決。工作任務比起交友任務及愛的任務還來得簡單,也就是說,與人閒聊、和異性交往遠比工作困難。

@沒人會無緣無故為了你做任何事,「OO沒有為我做什麼」的煩惱,就是你只想到自己的最佳證據。沒為我做什麼」、「沒好好珍惜我」、「不肯接納我的意見」,滿腦子「只想著自己的事」的人,既無法解決交友任務也無法活得幸福。世上沒人會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翁,每個人都想成為世界的中心,所以你並未享有任何特權。

@有些人為了逃避社交與愛情任務上的挫敗,便全心全意投入工作,這種人恐懼週末假日的到來。他們熱中工作的理由,不單是為了逃避「目前面臨的交友與愛的課題」,也是為了逃離「將來可能會面臨的交友與愛的課題」,而投入工作尋求慰藉。他們因為害怕婚姻失敗、害怕人生遭受挫折,所以選擇逃避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

@所謂「愛的任務」,就是結交異性以及夫妻關係。正因為是人生最困難的任務,若能克服,相信能過著無憂無慮的人生。人們對於親近之人的忠告總是感到棘手,反倒比較容易接受關係沒有那麼親密的人說的話。情侶與夫妻關係遠看總看見對方美好的一面,但膩在一起時,就會老是注意到對方討人厭的地方,且男女之間的價值觀、思維,以及社會上扮演的角色都不太一樣,所以即使距離最相近,但卻也是最難處理關係。其實愛的任務和克服工作、交友的方法一樣,只是要求的層級更高而已。

@若只會用一味批判的方式約束另一半、教育另一半,這樣的婚姻絕對不會幸福。結婚本來就該是比任何人都珍惜對方,將對方看得比自己重要,要思考「能給予對方什麼」、「如何讓對方開心」並付諸實行,這種事不能單憑一方,必須雙方都有共識。夫妻雙方不能處於不對等的狀態,要懂得珍惜與給予,才能克服愛情與婚姻的課題。


  • 家族就是世界【家族構成】

@對孩子來說,家族就是「世界」,要是不被父母所愛,便無法活下去。為了爭取父母關愛而使出的手段,深深影響性格的養成。人類的孩子是在極度不成熟的狀態下出生,要是沒有父母的協助,無法獨立存活,所以孩子恐懼被父母拋棄,會拼命努力爭取父母的關愛與認同。當個乖孩子、強調自己的弱勢、故意讓父母傷腦筋都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孩子會不斷嘗試,從中找到成功的方法,甚至長大成人之後還會反覆使用,變成了生活型態(性格)的養成。

@老大很會念書,老二擅長運動,么兒喜愛閱讀。兄弟之所以各有所長,是有理由的。因為各自擅長的領域都得到認同。家族關係尤其是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對於生活型態(性格)的養成影響甚鉅。兄弟姊妹不但不會涉及對方擅長的領域,還會設法開創新領域,藉以向其他手足誇示自己的優越感,博取父母的認同。

@身為家中第一個孩子的老大獨佔父母的愛,但隨著老二的出生,瞬間失去擁有的「王座與特權」,當然會想奪回以往的「王國」。老二的出生奪走了父母更多的關愛與時間,所以老大有時會欺負弟妹,藉以引起父母的關注,孩子若是得不到正面回應,很容易出現偏差行為。很多時間,由於老大年紀較長,被賦予較重的責任,多半擔任領到角色,所以長大之後也會展現領導特質。性格方面也會傾向重視法律、規則、權威與輿論的保守性格。基於種種理由,老大較容易出人頭地,成為社會上支配的一方。

@排行中間的孩子由於無法獨佔父母的愛,容易變成好勝心強、具攻擊性又個性彆扭的人,思維方面也比較傾向「自己的人生必須靠自己開拓」。排行中間的孩子必須設法凸顯自己的存在,因而具有強烈的競爭心態,容易養成好勝性格。容易感到「被漠視」、「得不到關愛眼神」、「遭受不合理對待」,所以對於不合理、不公平特別敏感,總覺得自己必須爭一口氣,較容易成為現實主義者。

@排行家中最小的孩子往往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容易成為不懂努力、強調自己是個什麼也不會、永遠長不大的人。由於父母抱著「生完這孩子就不生了」的決心,因此將所有關愛給了最小的孩子,通常也不會要求他們獨立,所以么兒容易成為被寵壞的孩子。被寵壞的孩子遇到問題時,會強調自己的弱勢與無能為力,而依賴父母和其他手足幫忙解決問題,但也因上頭有兄姊,所以他們比較善於交際。

@獨生子女往往深受父母影響,而且由於沒有兄弟姊妹的緣故,不少人對於人際關係感到很棘手。獨生子女因為沒有競爭對象,不但容易被寵壞,也容易成為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任性孩子。因為與父母關係親密,往往深受父母的影響。因為沒有手足經驗,較不曉得如何與同年齡的人相處。由於身邊多是大人,所以比較有長輩緣,但容易覺得自已無法獨立處理事情,於是對自己越來越沒自信,習慣依賴別人。

@孩子的一言一行之所以像父母其實是有理由的,因為孩子藉由模仿父母,試圖得到父母的權力,結果就是拷貝父母的言行舉止。第一個理由是與父母結盟,向其他家人強調自己的存在,取得家中的優勢地位。第二個理由是孩子試圖在衝突中得到父母擁有的權力,因為嚴厲的父母是權力的象徵,所以渴望在家中擁有權力的小孩會無意識地模仿父母,試圖得到權力。

@孩子無法無視父母抱持的價值觀,不是全面服從、接受,就是徹底反抗。所以明明身為警官的子女,卻為非作歹,就是基於這理由。父母抱持的價值觀稱為家族價值,家族價值是家族的理想,也是目標。例如:學歷很重要、金錢決定一切、勤勉至上、做人就該循規蹈矩等等。家族價值深深影響孩子的價值觀,但孩子的性格絕不是依據父母的價值觀決定的,而是孩子依照自己的意思,決定服從或是反抗。

@聽話的孩子、愛撒嬌的孩子、活潑的孩子、容易害羞的孩子⋯⋯孩子會拼命努力,回應父母給自己貼的標籤。孩子會努力回應父母的期待和貼在自己身上的標籤,因為他們認為要是背叛父母的期待,也許就會被拋棄。但凡事過頭容易招致反效果,會因為疲於當個「好孩子」而學壞。孩子之所以採取「背叛」的行動,有時是因為無法負荷父母的期待。

@阿德勒流派的諮商心理師,是藉由了解家族構成與童年,剖析現在的「性格」。性格(生活型態)是人生的腳本,也是地圖。人類會使用在幼年時期十歲左右完成的腳本與地圖,一輩子不斷重複同樣的思維、情感與行為模式。諮商心理師必須先弄清楚當事人現在的生活型態,若有偏差的部分,諮商心理師必須擔任領航者,將當事人引導至正確的生活型態。


  • 不能斥責,也不能稱讚【教育】

@在被斥罵、稱讚中長大的人,要是不被斥罵、不被稱讚,就不會採取行動。於是他們認為不評價他們的人都是敵人。因一句稱讚而照我們的意思行動的人肯定不是依自己的意思行動,所以一旦沒有讚美,他就不會採取行動,反而會責備我們「為何不稱讚他?」只要用讚美的言詞驅使對方,一輩子都必須用這種方式對待他,而且他只有在被我們看見的時候才會採取行動,要是沒被看見就不會主動行動了。

@斥責只能求得一時的效果,不但無法根本解決問題,還會奪走對方挑戰困難的活力,使對方越來越我行我素。一味斥責只會使孩子喪失自信、深受傷害、失去勇氣,甚至會奪去他挑戰困難的活力,只想逃避問題,做出更多不當行為。處罰與威脅只會使對方心生怨恨,變得更難以溝通、越來越獨斷獨行。前輩對後輩、上司對下屬時也是一樣。我們應以對等視線進行良性溝通,不能因一時的扼阻產生效果而丟失問題本質。

@只要透過親密溝通,就能讓對方明白自己的錯誤。重要的是,這麼做能建立信賴關係。不要當對方一出現不當行為時就當場點明,因此時說話的口氣與用語容易變成責備,假溝通之名的斥責絕沒有任何教育效果。在對方出現不當行為之後,過一段時間,待氣氛便和緩時再進行溝通。溝通時避免使用試圖支配、操控對方的話語,只要坦白傳達自己的感覺就行了,再來就是等待對方依自己的意思改變行動。

@一旦不當行為引起注目,人們就會重複這種不當行為。結果斥責一事反倒成了促使對方染上惡習的最佳訓練方式。孩子不斷重複能引起父母注意的事,且一旦得不到正面評價,就會開始做些招致負評的事。因孩子最怕遭漠視,倒不如討罵挨,還能引起一些關注。欲制止對方不當行為的方法,就是待對方不再出現不當行為時,關注與認同對方的恰當行為。

@不要總是和別人比較,即便只是一點小事,也要找到他的長處,讓他發現自己的優點,才是最重要的事「比較」一事只會讓孩子喪失自信、內心受傷。當自卑感越來越膨脹時,孩子會朝錯誤的方向發展,藉以彌補內心的自卑感。前輩對後輩、上司對下屬時也是一樣。最正面積極的作法是找到對方的長處,哪怕只是一點小事,認同對方的優點,鼓勵對方創造更多的優點。

@人只能透過失敗來學習,藉由失敗的經驗,守護自己「想要改變」的決心。當孩子嘗到找不到玩具的痛苦時就會明白收拾玩具的好處,學習到收拾玩具比找玩具要輕鬆多了。這種「體驗結果」也適用於大人。因人透過失敗來學習,所以適度的放任很重要,學會故意讓他失敗的心態更重要。不是因為做得到而放手,而是因為放手才做得到。

@體驗結果的方式,遠比處罰來得有效。要是到了吃飯時間,孩子還在外頭流連忘返的話,不必斥責,沒收他的晚餐就行了。若雙方的約定過於嚴苛、不近情理,只會讓對方認定是一種「處罰」而非約定。讓對方體驗結果時,別在一旁嘮叨,這也會讓對方覺得是一種「處罰」。用體驗結果的方式代替處罰也適用於大人。

@「這孩子的反應比較慢⋯⋯」母親擅自解讀孩子的心思,結果就是孩子認為自己沒必要發表意見,真的成為反應比較慢的孩子。父母怕孩子受苦,總忍不住拉他們一把,但這麼做只會養成孩子的依賴心,成了教養上的一大妨礙。例如凡事親力親為、不懂得放手的上司,只會調教出無法獨力完成任何事的部屬。父母應該給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與勇氣,而不是替孩子解決他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當你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感到迷惑時,不妨問問自己:「對方透過這種體驗能學習到什麼?」這麽一來,一定能找到答案。如果父母打破約定,恐怕孩子學到的是「雖沒遵守約定,反正哭鬧一下就能得的原諒」,所以父母的處理方式顯然給了孩子錯誤的想法。


  • 對他人有貢獻是讓自己幸福的唯一方法【共同體感覺】

@你要重視的不只是自己的利益,還有夥伴的利益。施比受更有福,這是得到幸福的唯一方法。所謂共同體感覺,就是由「對他人有貢獻」而形成的。找不到安身之地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而且這種事就算再怎麼發牢騷也沒人能幫。「對他人有貢獻」從中獲得他人的感謝,也得到他人的回饋與支援,在社會中打造安身之地。若覺得「找不到自己的安身之地」,不要愚昧的要求「周遭人們理解你」,而是主動為周遭人們貢獻什麼。

@總得有人起頭才行。就算沒人在意,也沒人認同,總之,「由你」開始做起就對了。『為什麼必須愛鄰人?我的鄰人愛我嗎?』會這麼問的人表露出他們只關心自己,他們的人生之所以失敗,一切都是因為只想到自己。阿德勒的教導與基督教教義有著十分相近的部分,『就算鄰人不愛你,你也要愛鄰人如愛自己』。

@「別人會向我伸出援手。」「我對別人有貢獻。」「我是夥伴之一。」這些感覺都能讓你掙脫困難。阿德勒心理學的實踐目標就是「共同體感覺」的養成,只要發展「共同體感覺」就能掙脫一切困難。「共同體感覺」由以下三種要素構成: 1.別人會向我伸出援手=信賴別人;2.我對別人有貢獻=信賴自己;3.(結果)我在共同體中找到安身之地=歸屬感。

@你是否滿腦子只想著自己的事?掠奪、支配、逃避一切的人,這種人無法得到幸福吧。「共同體感覺」與「活動力」都高的人就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沒有共同體感覺高活動力卻低的人。共同體感覺低活動力高的人會成為「支配者」,這種人會大力進行「凡事先想到自己」的活動,這麼做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孤立,人生絕不順遂。而共同體感覺及活動力都低的人又分為「掠奪者」及「逃避世事的人」。掠奪者視掠奪別人為理所當然之事,甚至怨恨不支援他的人。逃避世事的人覺得人際關係麻煩,躲在自己的象牙塔裡,精神病患就屬這類。

@一旦覺得沒有了容身之處,精神方面就容易出狀況,甚至酗酒。只要做些對別人有貢獻的事,就能確保安身之地。缺乏共同體感覺的人凡事都先想到自己,感受不到別人的支援,覺得自己被社會孤立,沒了安身之地,所以藉由各種偏差行為(犯罪、酗酒、自殺、精神疾病患者⋯⋯)尋求補償與慰藉。

@「因為在工作上遭受挫敗,所以不想工作。」「因為在人際關係上遇到挫折,所以無法與人打交道。」。——這樣的人生簡直糟到極點。有些人認為:避免失敗與挫折最確實的方法就是不挑戰,只要不與人打交道,就不會受傷。但人只能在人群中感受到幸福,唯有提起勇氣挑戰任務(工作、交友、愛)與克服任務,才能嘗到幸福滋味。

@絕對不能侵犯對方的權利。若能尊重對方的權利,交由對方決定,就能信賴自己、信賴他人。父母與孩子、上司與部屬、前輩與後輩(有著上下從屬關係),反覆的強制與對立,對方不但無法培養出共同體感覺,反而因為遭到斥責與強制,加深自卑感,失去自信。強制也會迫使你將對方視為敵人,變得不再信賴他人,最終就是失去自己在社會上的容身之地。培養共同體感覺的第一步就是停止強制行為,增加受到他人尊重的體驗。

@不是稱讚對方:「你做得很好呢!」而是向對方傳達感謝之意:「謝謝你的幫忙。」只要讓對方體驗到被感謝的喜悅,就能使他自發性地持續做些對別人有貢獻的事。無論是誰,受到別人感謝都會很開心,初次收到由於自己的貢獻而回報的謝意,不但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懂得信賴自己,也會對別人產生信賴感,學會信賴他人。「感謝」和「稱讚」不一樣(員工不可能對老闆說:『你做的很棒喔!』,比起「稱讚」的俯瞰視線,「感謝」的平行視線更能增進信賴自己與信賴別人的效果。

@讓他人感受到喜悅,是擺脫痛苦的唯一方法,只要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付諸行動就對了。再也沒有比讓對方喜悅、收到感謝的心意更幸福的事了。將對方看得比自己重要,就能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容身之地,提升共同體感覺,也會更靠近幸福一步。

@與你意見相左的人,不是想要批判你。產生不同聲音是理所當然的事,也是意義所在。只愛與自己有相同意見、價值觀的人,不可能提升共同體感覺,因價值觀因人而異,意見當然相左。我們不能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要認同他人的不同看法,理所當然地接受不一樣的聲音。

@認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認同、寬待對方的不完美。不完美也沒什麼不好,這樣才有人味,認同對方與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提升共同體感覺。

@不是「信用」,而是「信賴」。所謂信賴,就是相信既無人背書、也無人擔保的對方,縱使可能遭到背叛,還是選擇相信。阿德勒主張的共同體感覺是以「信賴」為基礎。從信賴自我,信賴別人,沒有任何保證開始。一旦懷疑對方便無法建立信賴關係,所以一定要無條件地相信。

@就算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也不必期待對方的感謝與讚美,因為貢獻感停留在「自我滿足」就行了。「雖沒得到他人的認同,但自己做了對的事,也幫助了他人。」這是感受「貢獻感」的正確態度。真正的貢獻感不需要依賴對方給予的感謝與讚美,停留在自我滿足就行了。日本江戶末期武士西鄉隆盛有句名言:「不要以人為對象,而是以天為對象,盡已之力,不怨天尤人,捫心自問誠意足否。」

@不知如何判斷時,優先考慮大團體的利益就對了。比起自己,夥伴的利益更重要。比起夥伴,社會的整體利益更重要。這樣就不會做出錯誤的判斷。共同體感覺中的「共同體」只是一種抽象概念,包括公司、家族、社會、國家、世界,甚至是宇宙,思考各個利益時,答案肯定不一樣。總之,只考量個人利益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

@不必努力得到不講理的上司、老師的認同,只要當個市值高的人就行了,只要以最大共同體來考量就對了。有些人誤以為要提升共同體感覺就必須捨棄自己的想法,只為迎合上司與公司,其實不然,因為和不講理的上司或老師唱反調,絕不會違反共同體感覺。你要得到的不是不講理的人的認同,而是世人的認同,所以讓自己成為別家公司「想挖角」的人就行了。但我們也不能忘記「目的論」,之所以覺得對方不講理,也許是因為你早就萌生「離開」這個目的了。


  • 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勇氣】

@「勇氣」就是克服困難的活力,缺乏勇氣的人,一遇到困難,就會墜入人生的黑暗深淵。人活著就會遇到困難,藉由困難考驗我們的共同體感覺,考驗我們身陷困難時,是否還擁有「關心對方,以對方為優先考量」的共同體感覺。這種克服困難的活力就是「勇氣」,一旦缺乏勇氣,就會失去克服困難的活力,選擇逃避,選擇捨棄共同體感覺,選擇輕鬆的路,逃向人生的黑暗深淵(犯罪、酗酒、吸毒、罹患精神疾病)。

@人只有在覺得「自己有價值」時,才會感受到「貢獻感」,才能夠擁有勇氣。人只有在覺得對他人有貢獻時,才擁有勇氣。「共同體感覺」與「勇氣」都是從自己的「貢獻」開始,唯有自己主動對他人有貢獻,內心才能真正感受到來自他人的「謝意」。

@不受他人的評價左右,接受真正的自己,擁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氣。滿腦子只想著自己的事,非常在意他人的評價,就是缺乏勇氣的人。擁有勇氣的人不會在乎他人的評價,就算得不到讚美與認同,也會因為對他人有貢獻而感到滿足。帶給對方勇氣,就是告訴對方不必在意他人的評價,也不必刻意做些矯飾自己的行為,「別人怎麼想都沒關係,你只要做自己就行了。」就是在為對方增添勇氣,也就是鼓勵他擁有勇氣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稱讚對方不是一件好事,因為讚美等同於向對方傳達:「你不如我」、「反正你不可能做得到」,這種意思。稱讚一事就像是向對方說:「以為你一定不行,沒想到你做得很好呢!」這是一種上對下的關係。稱讚是俯瞰的視線,帶給別人勇氣是平行的視線。以平行的視線代替俯瞰的視線,就是帶給對方勇氣。

@不要指責對方的失敗與不成熟,也不要因為對方做不到就全盤否定,因為這麼做,只會奪走對方的勇氣,剝奪他靠自己克服困難的機會。就算對方因不熟悉而做錯,當你指責的瞬間,就已經挫傷別人的勇氣。由於你的指責,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無能與自卑,使對方喪失勇氣,也就是失去克服困難的活力。指責的一方則在無意識中誇示自己的優秀,從中感受優越感。對方之所以做不到,是因為現階段能力不足,但能力不足不能與一個人的價值畫上等號,況且能力不足只是一時而已,將來還是有發展的可能性。

@人的心理與物理學不同,指責問題的原因,只會剝奪別人的勇氣,應該將焦點放在如何解決、是否有解決的可能性。所謂挫傷勇氣的行為,就是找出問題,否定對方,也就是以追究原因為名義,責備失敗者。物理學講求的是工廠的製作流程正確與否,這種理論不適用於人類,探究原因最終只會讓孩子與部屬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因而喪失勇氣。應該將絕大部份的時間花在思考如何解決,以及是否有解決的可能性,而非一味追究問題的原因,這也是帶給對方勇氣的方法之一。

@人的行為中有95%是正確行為,但我們往往視之為理所當然,而忽視這些行為,千萬不能著眼於僅僅5%的負面行為。若能針對表現良好的部分給予鼓勵與認同的話,便能提升孩子與部屬的幹勁。其實值得稱讚(感謝)的部分已經很多了,只要能注意到值得誇獎的部分,就能帶給對方勇氣。

@不是「陰鬱」,而是「溫柔」。不是「反應慢半拍」,而是「謹慎」。不是「老是失敗」,而是「面臨許多挑戰」。其實只要改變看待事物的觀點,就能將缺點變成優點,即使當事人毫無改變也沒關係,只要換個角度看待就行。陰鬱→溫柔,反應慢半拍→謹慎,老是失敗→面臨許多挑戰,性急→敏捷,雞婆→親切,感覺遲鈍→擁有自己的世界。只要改變觀點,世界就會驟然改變。從不同角度看待否定自己和他人的話語,就能讓受挫的勇氣轉變成為自己帶來勇氣。

@重要的是「共鳴感」。共鳴感就是用對方的眼睛看,用對方的耳朵聽,用對方的心感受。帶給對方勇氣時,最重要的是要與對方有「共鳴感」,但我們常誤解共鳴感的意思,以為共鳴感就是寄予同情,便將自己的感覺強加給對方。其實共鳴感就關心對方,一味寄予同情的人,不是關心對方,而是關心自己,只是將自己的關心套用在對方身上。

@用以「我」為主詞的請託話語取代命令的口氣,光是這樣就能帶給對方勇氣。用命令的口氣說話,只會讓對方覺得「自己的立場與狀況不被尊重」,不但會萌生不快,甚至感覺勇氣受挫。同一件事,只要改用「請託的口氣」,就能帶給對方勇氣。這個拿去影印→可以麻煩你拿去影印嗎?/要是能幫忙影印,就是幫了「我」一個大忙呢!像這樣讓對方有權利選擇NO的說法,便能讓對方覺得受到尊重、得到勇氣。

@「你把蛋糕吃光?太過份了!」不能像這樣生氣、責備對方,而是告訴對方:「我也好想吃喔!太可惜了!」「你」太過分了!→「我」也好想吃喔!「我」覺得好可惜啊!像這樣的轉換,不但不會讓對方受挫,還能委婉傳達你的意思。

@就算覺得「還不行」,也要讓對方試試看。即使失敗,也要對他說一聲:「這次一定沒問題。」這一點很重要。 父母之於家族,管理者之於企業組織,必須常思考自己說的話,是讓對方更有自信?還是喪失自信?無法容許對方失敗,便無法帶給對方勇氣。

@過於溺愛,也會剝奪對方的勇氣。你要做的不是出手援助,也不是一味寵愛,而是讓他學習獨立。所有孩子從O歲就開始構築自己的生活型態(性格),若父母信賴孩子,相信孩子有獨立的可能性,就要避免過度保護,造成孩子過度依賴。千萬不能孩子一哭鬧就抱起來安撫,這麼做只會妨礙孩子獨立,挫傷他的勇氣。所謂帶給孩子勇氣,就是給予孩子自行克服困難的活力,絕不能讓孩子予取予求。

@不要一味指責對方的錯誤、打破沙鍋探究原因,而是提議:「這樣的做法如何?」這才是培育對方最有效的方法。很多時候,建議都是從指責開始,「這麼做不行拉!」第一句話就已傷害對方,挫傷對方的勇氣。有一種稱為「焦點解決諮商」(Solution Focused)的技巧,也就是聚焦於解決問題的意思。不是指責問題、分析原因,而是直接將焦點放在如何有效解決問題。

@樂觀的人,不會懊悔過往,也不會對未來惴惴不安,只看得到此時此刻這「當下」。有勇氣的人都是樂觀的,只有悲觀的人會執著於「過去」的失敗,不停擔心「未來」。有勇氣的樂觀之人只在乎「當下」,不會鑽牛角尖想著已經過去的事,也不會對「未來」惴惴不安,只專注於「當下」能做的事。「悲觀主義是一種心情,樂觀主義是一種意志。」意即樂觀主義不是天性,而是下意識努力出來的一種意志,能為自己帶來勇氣。

@就算行為有問題,背後的動機與目的,也一定是出自於「善」。孩子哭鬧的動機有時只是想和母親在一起,所以不要一味指責有問題的行為,而是針對良善的動機,帶給對方勇氣。


  • 不必背負他人的課題【課題的分離】

@你煩惱的問題,真的是「你的問題」嗎?不妨試著冷靜思考,一旦擱置問題不管,究竟是誰會感到困擾?有很多父母會干涉孩子的課題,一邊以「為孩子著想」為藉口,一邊操控孩子照著父母期望的路走。其實所有人際關係的問題,都是因為干涉別人的課題而引起的,我們不能干涉別人的課題,能做的就是支援,只要傳達隨時給予協助的心意,再來就是默默守護了。

@妻子心情不好時,丈夫不必覺得是自己的責任。無論是心情好,還是心情差,都是妻子自己的課題。擅自背負別人的課題,只會讓自己痛苦。「對方如何感覺」是「對方的課題」,如果將對方的課題攬在自己身上,表示無法做到「課題的分離」。不必覺得自已對別人的課題有責任,必須明確切割自己和對方的課題。

@如果這是「你的課題」,就算父母反對,也沒有必要依從。這是因為不能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如果父母反對你的婚事,你不顧反對選擇結婚,父母因為你的婚姻而傷心,這是「父母的課題」,不是你的課題,所以不要干涉父母的課題,也不要讓父母干涉你的課題。無論贊成還是反對都是父母的課題,不是你的課題。

@縱使被說壞話、被討厭,也沒什麼好在意的,因為「對方如何看待你」,那是對方的課題。我們無法操控別人的情感與行動,對方如何評價你,是對方的課題,縱使被說壞話,也不見得是你的錯,只要相信自己是對的就行了。在意別人的看法,只會讓自己痛苦,明確的分離課題才是上策。


arrow
arrow

    方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