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城河阻擋不了占婆,彩虹橋的左右護法也阻擋不了吳哥的衰敗,過往榮耀斑斑凋零,只憑後世遙想當年勇。

南城門.jpg 

 

變身塔又稱比粒寺,西元961年由國王羅貞陀羅跋摩建造,相傳他自知餘生不長,所以為自己蓋了這座國廟,寺廟供奉濕婆神,國王在建造變身塔之後不久就去世了。

吳哥窟變身塔(比粒寺)1.jpg

 

印度教相信輪迴,認為死亡不是結束,而是要變身,轉化為另一個生命的開始。變身塔為古代皇族火化變身為神之神殿,是舉行火葬儀式的寺廟,有三層平台,正面階梯兩邊有護法獅,最上層有五座尖塔,除了中央象徵須彌山的中央塔外,還有較小的四座位於四個方位。

吳哥窟變身塔(比粒寺)2.jpg

 

通過東塔門後見一石池,國王被種甜醬瓜的園丁錯手殺害的傳說不脛而走。(某國王在入夜後逕自摘取甜醬瓜時被看守的園丁誤認為是竊賊而遭殺害,後於變身塔舉行火化儀式,遺體在火葬塔焚化後,即於此石池清洗骨灰。)

吳哥窟變身塔(比粒寺)4.jpg 

 

石池兩旁各有一座磚造藏經閣(但也有研究指出這是焚化屍體的火化爐,遺體火化之後再供奉進中央塔),其入口依照傳統朝西,邊牆的「窗戶」為磚塊間狹窄的垂直隙縫。

吳哥窟變身塔(比粒寺)3.jpg

 

中間這些直直坐一排的西方人在玩拍照,只是他們玩的時間有點長,大家不耐紛紛開始往上攀登。

吳哥窟變身塔(比粒寺)5.jpg

 

入口朝西的磚造藏經閣

吳哥窟變身塔(比粒寺)6.jpg

 

東塔門毀損嚴重,上方的磚塔幾乎全毀。

吳哥窟變身塔(比粒寺)7.jpg

 

大夥的姿勢都很正確,我也是這樣運用四肢爬上來的。

吳哥窟變身塔(比粒寺)8.jpg

 

來到塔頂後,可望見中央塔矗立在專屬的兩層平台上,目前禁止攀登中央塔。建造當時是供奉濕婆神,現在裡面應該已沒有濕婆了。塔的主建材為紅磚,紅磚外覆以灰泥做細緻雕刻,但灰泥幾乎都剝落,紅磚裸露在外。

吳哥窟變身塔(比粒寺)9.jpg

 

塔頂除中央塔外,四個角落還有四座塔樓環繞。東南塔內有斷頭神像,東門的門楣雕刻因陀羅(Indra)騎乘在只有一個頭的神象愛羅波多(Airavata)。

吳哥窟變身塔(比粒寺)11.jpg

 

吳哥窟變身塔(比粒寺)10.jpg

 

入口處東塔門的左右兩邊應該都各有三座磚塔,皆以中央塔的規模最大,這是左手邊(靠南方)的三座,而右手邊(靠北方)距離東塔門最近的一座磚塔似乎從未動工過。

吳哥窟變身塔(比粒寺)12.jpg

 

我在塔頂平台繞行一圈,可以約略看出整個變身塔所在的格局,四個方位都有階梯可上塔,但有些階梯毀損嚴重,所以大多都由東面上塔。

吳哥窟變身塔(比粒寺)13.jpg

 

門楣幾乎全毀

吳哥窟變身塔(比粒寺)14.jpg

 

吳哥窟變身塔(比粒寺)15.jpg

 

位於塔頂的西南塔原本供奉毗濕奴的神妃拉克希米(Laksmi),西北塔供奉濕婆的神妃烏瑪(Uma),東南塔供奉毗濕奴,東北塔供奉濕婆。為了配合祀奉在各座塔樓內的神像,東邊的兩座塔樓雕有男守護神,西邊的兩座塔樓則刻有女守護神。

吳哥窟變身塔(比粒寺)16.jpg

 

這麼接近中央塔又以仰角的方式拍攝,還真的有須彌山(神住的地方)的味道。

吳哥窟變身塔(比粒寺)17.jpg

 

吳哥窟變身塔(比粒寺)19.jpg

 

沒記錯的話這是北門方位,設有直通到底的木梯,想到登塔時的驚心肉跳,我毫不遲疑地選這條木梯下塔。

吳哥窟變身塔(比粒寺)18.jpg

 

吳哥窟變身塔(比粒寺)20.jpg

 

繞回東塔門,又看到一群群遊客手腳並用的上下塔。

吳哥窟變身塔(比粒寺)21.jpg

 

變身塔之後是參觀皇家浴池,但遊覽車停在廣大浴池的不知哪個方位,一望無際的大水池,我實在不知該從哪往哪拍(因為都拍不完整),所以約五分鐘下車看浴池的時間裡,我一張快門都沒按。 

用過午餐後我們緊接來到大吳哥城,沒回飯店躲太陽喔!大吳哥城(Angkor Thom)又稱「吳哥通」,「吳哥」意為城市或都城,而「通」字則為「大」,全名即為「大城市」,故也被人稱為「大吳哥」。大吳哥城是全高棉往昔最大的幾個城市之一,係由闍耶跋摩七世所闢建作為國都,直到十七世紀。

吳哥窟南城門2.jpg

 

南城門是進入大吳哥城(Angkor Thom)的主要大門,大吳哥城四面方正,東面設有兩門,所以大吳哥城共有五座大門。在高達23公尺的南城門上,四面都刻著吳哥王朝全盛時期國王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帶有微笑的面容(闍耶有充滿智慧之意),約十二世紀由闍耶跋摩七世建造,唯與印度教不同的是此乃象徵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的四面佛菩薩,也代表佛家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所謂「金剛怒目不如菩薩垂眉」。高8公尺、寬3公尺的護城牆,則是因為西元1177年受占婆(Champa)軍隊入侵的教訓後所建造

吳哥窟南城門12.jpg

 

南門前的護城河上有約130公尺的橋,橋兩邊的欄杆是以各54座手執舍沙蛇神的善神和阿修羅(惡神)為主題的「乳海翻騰」(印度神話——乳海翻騰),橋頭是七頭蛇怪雕像。 108在印度教中代表宇宙秩序的總和,分別象徵四次的每27天輪迴一次的月亮盈缺循環。

吳哥窟南城門3.jpg

 

右邊是54尊惡神阿修羅(Asura)神像

吳哥窟南城門4.jpg

 

吳哥窟南城門7.jpg

 

吳哥窟南城門5.jpg

 

左邊是54尊善神的神像,新舊頭像一目了然,是不是只有這樣的維修方式?看起來總覺得格格不入,不只如此,新頭像的鼻子也被破壞,修復→破壞→修復⋯⋯也是輪迴?

吳哥窟南城門10.jpg

 

吳哥窟南城門1.jpg

 

護城河

吳哥窟南城門6.jpg

 

以蛇身為欄杆的橋身也有不少地方斷裂,在寺廟入口兩旁與護城河設立蛇怪欄杆很常見,一般認為其目的是在將人界(寺外)連接到神界(寺內),在印度神話傳說中彩虹也具有同樣功能,另一說法是蛇怪為此城皇家財富的守護者。

吳哥窟南城門8.jpg

 

吳哥窟南城門11.jpg

arrow
arrow

    方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