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鐵道現山間,遙想古今相逕庭,昔日汗水今人笑,佈滿歲月惹人愛,沈睡鐵道蓄歷史,變裝古道擾靜謐,啊~見晴見晴果然靚。

宜蘭見晴步道

 

想望很久很久的宜蘭太平山見晴懷古步道(Jiancing Historic Trail)終於能如願一親芳澤了!進入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需付門票(人車都要),沿路上山在宜專一線23.1公里附近是步道入口,步道口前約可停15~20輛車,再前行約一公里也有專屬停車場。

宜蘭見晴古道4.jpg

 

見晴步道長度:900公尺,海拔高度:起點1926公尺,終點1935公尺,往返約一小時。步行於見晴步道上, 在雨後乍晴之際,可遠眺蘭陽平原以及奇峰崢嶸的聖稜線。午后常因地形與氣候之故,形成有瑰麗如詩的雲海,久陷白茫茫的霧中,反而湧起渴望見晴的心情,此乃「見晴」地名之由來。但又有另一說:因太平山即使是晴天也常起霧,從山下開車上山,來到這裡剛好離開霧林帶,故被人稱之為「見晴」。

宜蘭見晴懷古步道地圖

 

見晴懷古步道是臺灣唯一曾被外國評選為「全球最美28條小路」之一的絕美小徑。

宜蘭見晴古道1.jpg

 

宜蘭見晴古道6.jpg

 

鐵道兩旁的筆直樹木是在鐵道停運之後刻意種植的。

宜蘭見晴古道7.jpg

 

宜蘭見晴古道8.jpg

 

宜蘭見晴古道9.jpg

 

今日大晴,真的是奇蹟似地萬里無雲。一路沿著昔日(日治時期開始)的山地運材軌道前行,大口吸食芬多精,雙耳飽聽蟲鳴鳥叫(當然也有哇哇人聲),沁人心脾的高山空氣讓我的腦子頓時清明透徹!路旁的歷史遺跡——鐵道轉轍器,當火車要改變行進路線至另一條軌道時,所藉重的工具就是轉轍器。

宜蘭見晴古道10.jpg

 

舊有鐵道早已腐蝕損壞,一旁另闢的木棧道為見晴步道的路線,千萬別為了貪取美景而造成意外!(鐵道兩端皆設有禁止通行的告示牌)

宜蘭見晴古道11.jpg

 

山林彎彎鐵道間的枕木佈滿青綠苔蘚,身後彷彿正有轟隆轟隆的列車駛近,著實有走進歷史的錯覺!強烈秋陽自樹梢篩下,為高山的低溫加溫,也為如織的遊客見證了「見晴」!當天遊客不少,在每人一機的時代,要拍到「乾淨」畫面需有極大的耐心及敏捷的食指(按快門)。

宜蘭見晴古道12.jpg

 

懸空鐵道應該是因為地形的變化或颱風的破壞才形成今日的驚險場面!

宜蘭見晴古道13.jpg

 

宜蘭見晴古道14.jpg

 

宜蘭見晴古道15.jpg

 

宜蘭見晴古道16.jpg

 

好像一根根沾滿抹茶粉的餅乾棒~~(我餓了!?)

宜蘭見晴古道17.jpg

 

山壁上好多不知名的小花,礙於鏡頭,我勉強拍下了一種——紫花鳳仙花(單花鳳仙花)。

單花鳳仙花 紫花鳳仙花

 

宜蘭見晴古道18.jpg

 

洩流山壁的水勢不小,懸空的舊鐵道下的小蓄水池已達滿水位。「森林是水的故鄉,因森林的枝葉、地衣可防止水直接沖刷地表土壤,有水土保持及淨化水質的功能。而地底的根群及土壤空隙有海綿般的吸水作用,使雨水不至於漫流地表,反能從容不迫慢慢的流到溪谷溝渠,甚至滲入地下水層中儲蓄水源,故森林與河川水源關係非常密切。」

宜蘭見晴古道19.jpg

 

宜蘭見晴古道20.jpg

 

第一座藍色吊索橋旁邊有山徑可通行,並沒有一定要走吊橋。

宜蘭見晴古道2.jpg

 

第二座藍色吊索橋是通往終點的最後一段屏障,除了走上吊橋別無他法。由於是單繩吊橋(腳下只有一根粗繩),所以「會人」有相當的難度,最好還是單向通行為佳。不少遊人因吊橋懸在山壑而心生畏懼,裹足不前者佔大多數。我當然是選擇抵達終點的人,我走沒五步,前方的中年婦人忽然驚嚇地快速回頭,也不管還在她身後的其他人,就橫衝直撞地想回岸上,吊橋頓時大力搖晃,連想好好錯身讓她過的時間都不給,真是令人啞口無言到想破口大罵!

宜蘭見晴古道21.jpg

 

見晴步道原長2.35公里,目前因後段路程崩塌僅開放至900公尺。整條古道平緩好走,雖然距離很短,但沿途風景讓人不捨速速離去,每個角度都想收進視網膜和記憶卡,希望真真切切地將台灣的美記錄下來。

宜蘭見晴古道終點22

 

宜蘭見晴古道23.jpg

 

宜蘭見晴古道24.jpg

 

回程在單索吊橋上放膽一拍,結果腳底打滑了一下,還真讓我嚇出一滴冷汗!!其實吊橋的搖晃感還不小,但我覺得只是驚險並不危險。

宜蘭見晴古道25.jpg

 

宜蘭見晴古道26.jpg

 

宜蘭見晴古道27.jpg

 

宜蘭見晴古道28.jpg

 

古道上唯一的巨木——二代共生的扁柏巨木,中間已空心可窺天。

宜蘭見晴古道29.jpg

 

宜蘭見晴古道30.jpg

 

宜蘭見晴古道31.jpg

 

宜蘭見晴古道32.jpg

 

宜蘭見晴古道33.jpg

 

宜蘭見晴古道34.jpg

 

由於是萬里無雲的大藍天,所以完全沒雲海、雲霧可看,卻可輕易看清對面的層層山巒,果然是「見晴」無誤!

宜蘭見晴古道35.jpg

 

山林間也有微笑車道

宜蘭見晴古道36.jpg

 

宜蘭見晴古道37.jpg

 

初次探訪見晴果真「見晴」,期待再訪會看見她羞赧的一面!

宜蘭見晴古道38.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方珣 的頭像
    方珣

    貓頭鷹的心視界

    方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