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說自己是「龍的傳人」,但「龍」(不是恐龍喔)真的出現過嗎?又為何不是虎的傳人、獅的傳人或是其他動物?偏偏是龍呢?各位身為龍的傳人有認真思考過這問題嗎?
地址:苗栗縣後龍鎮新港三路700號
開放時間:09:00~17:00 (週一公休)
門票:全票 50 元;團體票(20人以上) 30 元;優待票(本縣縣民) 20 元
●免費入場
一、未滿六歲之兒童
二、持有身心障礙證明之身心障礙者及其必要陪伴者一名
三、六十五歲以上民眾
四、持有低收入戶證明者
2015年才開放的英才書院(之前稱閩南書院)整合了造橋鎮及後龍鎮的鄉土教育資源,創造出具有「講學、廟祀、課士」功能的書院,內部規劃出文昌祠、大成殿、講學堂、靜態展示區、動態展示區、開放空間區,以及強調閩南文化特色的社教館所。
2016年冬天的正中午竟有30度的高溫,看來今年又將是一個暖冬。(今天應該是夏天吧!)
門票背面是祈願卡,也可當書籤,造型還挺可愛的!
整個書院感覺很新,不論是壁畫或是雕飾。
可能是非假日,也可能是因為要收費,所以遊客寥寥可數(前前後後不到十人)。很好,這樣都會是乾淨的畫面!進入大門後就是文昌祠,但我決定先從側廊開始參觀。
側廊學堂內的動態展示區,這是電腦動畫,介紹古代科舉發展過程及武舉內容。
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互動遊戲區,這裡主要是給小學生體驗的活動區,因我離小學很遠很遠很遠了,所以只玩了一、二樣遊戲。
靜態展示區裡的展品看起來頗新,似乎不像是古物,應該只是欲重現當時讀書人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文昌祠正後方是供奉至聖先師——孔子的大成殿。
大成殿置有祭孔、祭天所使用的禮、樂器等器具設施。
孔子(西元前551年~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歷代帝王給予其不同的謚號,明朝世宗皇帝靖封他為「至聖先師孔子」,清順治二年世祖皇帝封他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孔子三十歲時即打破當時階級門戶之見,開始授徒講學,讓平民老百姓也能像貴族一樣接受教育,學習禮、樂、射、御、書、樹等六藝。
Q版的大型孔子公仔
兩側長廊屋簷有許多精彩的民間故事雕繪
講學堂是模仿古代學堂上課的擺設,目前開放供社區作為上課及演講的場所。
文昌祠的屋頂雕飾
Q版的大型文昌帝君公仔
文昌祠是奉祀文昌帝君的祠堂,文昌帝君自古以來相傳是庇佑考試文運和加冠進祿的神祉。多數人認為文昌帝君是天上文曲星的化身,主管了學子、士人的試運及仕途。
相傳黃帝統一中原以前是以「熊」為圖騰,打敗蚩尤統一中原後,黃帝為安撫歸附的部落,放棄原來的「熊」,改使用一種新圖騰,這種新圖騰就是「龍」,它是由原來的「熊」的頭部和一種「蛇」的身子組合而成。「龍」這奇特形像的形成,反映了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和各民族融合的過程。後來,這一象徵着中華民族的「龍」的形像開始出現於各種圖案之中,並逐漸形成文字。「龍」成了中華民族始祖的圖騰,中華民族也就和「龍」聯繫在一起。於是,圍繞「龍」而產生「感天而生」的傳說,說炎帝是一名叫登的女子感動上天的神龍而生,黃帝是附寶感動「北斗」而生,堯是慶都感動「赤龍」而生。既然中華民族的始祖是上天「龍」的傳身,那麼,中華民族的子孫自然都是龍的傳人。(所以理論上來說應該沒有「龍」這種動物,「龍」只屬於神話故事。)
文昌祠掛著許多遊客的祈願卡
【交通方式】
自行開車:
國道三號(北二高)→大山交流道(124公里)→左轉造橋方向→左轉苗8鄉道→續行高鐵六路→右轉新港三路(抵達目的地)
大眾運輸:
火車:至苗栗豐富火車站下車→左轉步行新港六路→過高鐵六路後右轉→右轉新港三路→抵達目的地(步行約15分鐘)
高鐵:至高鐵苗栗站下車→直行新港六路→過高鐵六路後右轉→右轉新港三路→抵達目的地(步行約12分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