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沒有路標,就算眼前一片茫然,但我還是要繼續前行,獨行,也許能更認識自己。
早上九點多已經來到通往翠峰湖的半途,彎彎曲曲的山路讓司機及乘客們都需歇歇腳,免得早餐都吐出來了!一棵姿態挺拔的枯樹搭配藍天剛好是我休息時可暢談的對象。
再往前開一小段路,忽見路邊停了兩台自用車,趨前一瞧,竟是一群台灣獼猴(應該沒錯吧!),我迅速備妥相機搖下車窗,但這隻看起來是猴王的傢伙就立刻衝近我,嚇的我又立刻將車窗升起,車窗就這樣來來回回幾次後拍下了這些照片,有成年公猴、成年母猴還有小猴子,可愛是可愛,但我更怕牠們隨時都有跳到車窗上的可能!
牠們的體形都很不錯,想必每天都有遊客餵食,這樣感覺很影響生態,牠們應該都不需在森林中辛苦覓食了。
早上 10:30 要開始走翠峰湖環山步道了,藍天配白雲,還有什麼比這更好~~
我們一行十人,有六歲的小娃兒也有五十歲的婦人,希望能平安走完全程!
台灣的高山湖泊大致分為兩種:一為終年水量豐盈清澈;一為雨季時碧波蕩漾、乾季時水量減少,就如宜蘭翠峰湖。這些遺世獨立的湖泊與各大河系或水域隔離,因此溯河性魚類都無法溯游到此,故湖中除水生昆蟲外,往往缺少大型的魚類,有別於一般的淡水湖。由於湖邊長期接受周邊山坡沖刷的土流或碎屑,故部份湖岸會變淺並堆積大量有機物而形成沼澤。嫩綠的水草與水棲昆蟲常吸引水鴨來覓食,這種食物鏈就組成了典型的台灣高山湖泊生態。
翠峰湖是全省最大的高山湖泊,海拔 1,840 公尺,位於太平山與大元山之間,其生態體系有別於一般湖泊,水源為附近山區雨水匯集而成,滿水期 9~11 月時,面積可達 25 公頃,湖深近 7 公尺;枯水期 1~4 月,此時湖面呈現一大一小葫蘆狀兩湖區。沒有空拍的鏡頭,很難體會一大一小的葫蘆湖,還有希望能在滿水期的時分再次造訪,聽說滿水期的景色更加迷人。
長長木棧道,走起來真是輕鬆愜意~~
11:15 變天了,藍天白雲下班了,山中開始起霧了,山嵐飄啊飄的有如仙境,氣溫也下降不少。
步道的材質設計多變,不過到目前為止都算好走,一路上還聽得見老弱婦孺的笑談聲。
不知是不是長年沒有日照的關係,這一整片森林含水量極高,所有的地表上都覆蓋著這樣的植物,完全的原始森林,鬼魅般的樹木比比皆是,我強力推薦「魔戒」來這裡取景拍攝。
天然的檜木林裡常可見三代同堂的奇特現象,眼前這棵已逾千年的檜木樹頭已長出枝葉茂盛的第二代木,樹幹上包覆著水氣豐沛的苔蘚,也冒出了第三代活力旺盛的鮮嫩新苗,形成了這般三代同堂的奇觀。
白木林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樹木自然死亡,或是由森林火災所引起的現象。因為高山長年低溫,在海拔壓力及低溫的影響下,能夠分解樹木的微生物不易作用,所以檜木林死亡之後經過火燒炭化,樹幹表面受到經年日曬雨淋而剝落,留下日漸白化的軀幹,形成一大片的白木林的景觀。同行的友人說:這景色好像魔戒裡的樹精。
上下差十秒鐘,整片山嵐就壓過來了。
這一切真的很有魔戒 fu~~ 吧!
天氣越來越糟,路況也越顯難行,哀號驚險的呼叫聲此起彼落,『救我!』壓後的我竟還聽到這樣的求救聲!在這之前就已有人跌倒,之後需要幫忙攙扶者又相繼出現,大家的鞋上褲腳都是爛泥一堆,甚至有人還連鞋帶腳的全深陷泥中,拔也拔不出來,最後還是身強體壯的男生用雙手拔出鞋子,不知現在這雙鞋子的命運如何?開始出現抱怨聲:還有多遠啊?為什麼要來這裡?
旁邊就是霧茫茫深不見底的懸崖,這要是一不小心滾下去,還真是無聲無息勒~~
紅檜老樹的心材很容易受蓮根腐菌的侵蝕,形成蜂窩狀的腐朽孔洞,稱為蓮根材,甚至導致樹幹中空,因此木材的利用率就大為降低。這棵中空的檜木很難拍,一則是因為離它很近,無路可退,無法拍到全貌;二則是因為白茫茫一片,上面全在霧裡,很難有清析的畫面。
難行的路段已經過去了,我喜歡這樣靜謐的感覺:飄邈雲霧繞山間,是否柳暗花明再一春?還是好幾春?ha ha ha ~~~
13:40 我們終於完成了翠峰湖環山步道,兩名強壯的男司機手牽手(應該沒有啦)走回停車場,其餘的全攤在路邊吃零食,等待救援車前來,真是一幅怪異畫面!
欲進入翠峰林道須於入口處(太平山管制站)辦理乙種入山證,方可進入(現場辦理):
A‧每人收費 10 元。( 14 歲以上)
B‧附一式二份名冊。(姓名、身分證字號、生日、籍貫、個人地址)
C‧主辦人代表攜帶身份證,以便驗查。
車輛開放通行時間:AM04:00 ~ AM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