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五年前有一對紅燭
-
曾經照耀年輕的洞房
-
─── 且用這麼古典的名字
-
追念廈門街那間斗室
-
迄今仍然並排地燒著
-
照著我們的來路、去路
-
燭啊越燒越短
-
夜啊越熬越長
-
最後的一陣黑風吹過
-
哪一根會先熄呢?
-
曳著白煙?
-
剩下另一根流著熱淚
-
獨自去抵抗四周的夜寒
-
最好是一口氣同時吹熄
-
讓兩股輕煙綢繆成一股
-
同時化入夜色的空無
-
那自然是求之不得,我說
-
但誰啊又能支配
-
無端的風勢該如何吹?
──────── 余光中《紅燭》
一生中能有幾次愛戀?每段戀情的長短、深度該由誰決定? 也許我們可以說:因為時空背景的不同,我們根本就沒有 〈鄉愁〉這樣的感受。但愛戀呢?也隨著時代在在變遷?在一夜情、網路虛擬愛情及高離婚率的現今社會,刻苦銘心的愛情是不是已成神話?或只是傳說?三十五年是怎樣的歲月?我總是深深地欽佩,對於我無法達到的境界 ~~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 余光中《鄉愁》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