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末的燦燦金光已滅,熙來攘往的腳步已歇,坐擁金鑛的美夢已醒,異鄉逐金的血汗已成史,無奈如今只是網美打卡,登山客探訪的路徑!
金瓜石地質公園位於「本山礦場」,十九世紀末是一處露天開採的礦區,位置在黃金神社、黃金博物館的上方。 「本山」的形狀像南瓜,是這區最早發現黃金礦脈的地方,所以俗稱「大金瓜」或「金瓜山,同時也是金瓜石地名的由來。但經過近百年的開採,山頭(金瓜山)已經被剷平,使原來海拔為 638 公尺的金瓜石,如今約只剩 500 公尺左右,也因此幾乎看不見像金瓜的山頭了!
我們自瑞芳 102 縣道 17.8 公里大轉彎處進入金瓜石地質公園,入口處有小型停車場,一旁設有公廁。
入口標示:黃金博物館 1000 公尺,本山地質公園 700 公尺。
石尾路步道約一公里、半小時,通往黃金博物館,不是今天的行程。
約四分鐘就到石尾路步道岔路,我們擇右往地質公園(600 公尺)。
左邊有一個小園區,經朋友說明才恍然大悟,原來石造小基隆山的背後正是基隆山本尊(完全曝曬+階梯的基隆山(雞籠山)步道),可惜雲層擋好擋滿,幾乎看不見真正的基隆山!
我們在這玩了約四分鐘,沒想到竟等到撥雲見山,也算一種小確幸!
石造小基隆山的對面是本山步道,通往樹梅礦體 1060 公尺,可續接貂山古道,我們擇左繼續前往地質公園。
步道中間有一礦體,周圍呈輻射狀,以前在每條石線的末端都有這個礦區的各種礦體的解說牌,但現在都撤掉了,徒留一個不知所以的東西!
左下方的基隆山幾乎整個呈現在眼前,九份的氣候真讓人捉摸不定!
左前方海拔 580 公尺的茶壺山(看山看海的茶壺山登山步道)依舊隱身於久久不散的雲層裡,剛好在某個高度以上就是雲層,很有趣的自然現象。
從入口不到二十分鐘就來到本山礦場(地質公園)
本山礦場所在地就是被剷平的大金瓜的舊址,兩旁明顯被鏟挖的矗立黑色岩壁為安山岩,採礦工程讓圓圓的山頭變成了峽谷。此時天空有濃重雲層盤據,使原本該「刺目」的太陽幾乎完全遮掩,增添濃濃的詭譎氣氛!
「啊~有月亮耶!」我一抬頭乍見時還傻稀稀地大叫,兩位朋友立刻抬頭看但沒出聲。
「啊~應該是太陽吧!」我自感白癡地更正⋯⋯
這些排列整齊的石塊是表演團體(優人神鼓)於 2018 年為練習及表演而整地完成,當時似乎還引發了不少議論,不少人認為此舉破壞了自然景觀,且有違法開挖整地之疑慮。現在卻是「外星人石頭陣」的打卡熱點,唉~我也是其中之一啦!
在本山礦場待了約十分鐘,我們繼續往無敵海景的方向(也就是山頂)前進。兩旁芒花搖搖,真的是秋季來最好了,不曝曬又有可愛的秋芒可看!
眼前的茶壺山還是不現身!
步行到底,分成左右兩邊的岔路,左邊是下行 1400 公尺到黃金博物館;右邊是上行 600 公尺到草山公路,也就是無敵海景步道的方向。
取右,往無敵海景步道。
爬上一小段石板階梯後前方的景觀
回望基隆山(大肚美人山)
早我們一步上來的年輕女孩很悠哉地坐在圍欄上看海
這就是所謂的「無敵海景步道」,只是當天雲霧過濃,完全不見海的顏色,一整片白茫茫,分不清是天是海!
石板步道鋪設完善,不見盡頭的石板階梯其實並沒有很長。
兩位朋友對「無敵海景步道」流連不前
階梯之後就是平緩好走的石板路,陣陣秋風襲來,竟有一些涼意!
再見三岔路,左轉通往柑仔店遺址 1700 公尺,可續接雙溪草山頂及半屏山;右轉通往金山福德宮 720 公尺,可以回到金瓜石地質公園的入口處,也就是經由本山步道回到 102 縣道 17.8 公里處。由於是不討喜的水泥步道(好像不太環保),加上我們還想再拍「無敵海景步道」及「本山礦場」,所以我們一致贊成「原路返回」!
回到無敵海景步道,雖然沒有其他遊客了,但天象似乎變差,周圍的雲霧更大更濃了!
雖然不見「海」景,但還是要玩一下!
因為去程時在本山礦場有一團體在拍舞蹈的片子,舞者不停在石塊上舞動,看樣子會搞很久,所以我們打算回程拍乾淨的畫面。豈料,回程時本山礦場裡的遊客超多,我們只有作罷!由於時間剛過十二點,走得也不算累,所以臨時決定走石尾路步道(900 公尺)前往黃金博物館用餐,用膳休息後再走原路回到 102 縣道。
一路的下行路徑,由小坡度的泥土路徑➝碎石路徑→亂石路徑,真是越來越難走。走了將近 600 公尺來到黑肉坪,思及回程爬坡的艱辛,三個缺乏毅力的傢伙又決定就此回頭!
(P.S.日治時期由田中組負責此區的鑛區,鑛石開採後,經人工揀選高、低品質的鑛石,高品質的送至廠區提煉,而品質較差的則直接丟棄在山坡。因鑛石含有黃銅礦(硫化鐵、硫砷酮),氧化後會呈現黑色,因而作為廢石場的山坡,在日積月累之後便被人稱為「黑肉坪」。)
離開金瓜石地質公園後,我們驅車前往位於台 102 線道上雙溪牡丹與瑞芳九份交界處的不厭亭,常常聽人家說,卻從來沒見過的「不厭亭」。乍見時其實有點小失望,再簡單不過、甚至毫無特色的坡上小亭,廣大的水泥廣場可容納不少人,由於地處高點,可居高臨下欣賞雙溪及九份的 360 度環景,應該是空中攝影的好地方!
「不厭亭 」取自唐朝李白詩句〈敬亭獨坐〉:「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眼看著眾鳥、孤雲漸漸離去,所以可想見李白坐在那裡已有一段時間了。眾鳥、孤雲都離開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舊坐在那裡欣賞它。李白也許心想:「敬亭山也在那裡欣賞著自己(李白),原來相看兩不厭的只有敬亭山而已!」山本來不會看人,更無所謂喜歡或討厭,李白把敬亭山擬人化,把敬亭山視為知己,更透露出李白的孤高與寂寞。
享譽國際的寂寞公路,重點在看不見盡頭、隱沒於天際的公路,當然往來車輛少是「寂寞」的擬人化!藍天白雲太美好,雲霧繚繞更顯寂,到底是公路寂寞還是自行車寂寞?抑或是站在山頭的我最寂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