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長伸展台舞出輝煌、展現國力,卻也遺留下不絕於耳的嘆息聲!

吳哥窟巴本宮殿5.jpg 


巴本宮殿(The Baphuon)又稱巴芳寺,十一世紀初(約西元1060年)由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建造,供奉主神為濕婆神,寺廟前有一條獨特的架高引道,保留完整。

吳哥窟巴本宮殿1.jpg 

吳哥窟巴本宮殿2.jpg 


巴本宮殿是當時柬國境內面積最大、高度最高的神廟,是唯一一座三層式的金字塔型神殿建築,底層須彌台東西長120公尺、南北寬100公尺,內室超過10間,三層須彌台基總高度為34公尺,台基上有階梯。第一層的南門有仙女雕像和各種動物雕像,壁上有史詩故事的浮雕。巴本宮殿中心原本有24座銅塔,但23座已不知去向,根據考古學家估計塔高應有50公尺,但如今也不存在了。十五世紀末,這座原本敬奉印度教神祇濕婆神的神殿被重新改建為敬拜小乘佛教的寺廟,並在第二層台基修建一座70公尺長9公尺高的臥佛,但因台基不穩固,於建立臥佛時就已大部分坍塌了。西元1960年開始的修復工程因紅色高棉而中斷,原本紀載石頭位置的記錄也遺失,散落一地的亂石不知有無歸位的一天。

吳哥窟巴本宮殿3.jpg 


忘記導遊小陳嘰哩呱啦說了些什麼理由,反正最後我們沒前往巴本宮殿參觀,只在這座圍牆輪流拍了一下照就結束了,雖我很想舉手表明我想進去參觀,但團體旅遊嘛~以和為貴。(我說第二天行程也太多太趕了吧!)

吳哥窟巴本宮殿4.jpg 


空中宮殿(Phimeanakas)更是一整個不給靠近,因為毀損太過嚴重,怕會發生意外,所以立牌「禁止進入」。空中宮殿原名金角山,十世紀晚期由國王羅貞陀羅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 II )興建皇宮的同時所建造的濕婆廟,後為國王蘇耶跋摩一世(Suryavarman I)改建為須彌山式的印度教寺廟,位於舊皇宮的中心位置,是吳哥城裡最高的建築,為當時皇城中的聖廟,整個建築構築於高台之上,有『空中宮殿』的感覺,整個迴廊式的建築,可以說是後來小吳哥皇城的雛型。宮殿由三層長方形須彌台重疊而成金字塔形狀,象徵須彌山,每層的四角都裝飾著大象。須彌台由紅土磚塊疊砌而成,總高度約16公尺。頂層須彌台中央原有一座金寶塔,現已不存在。空中宮殿的風格受印度文化影響,須彌山造型也來自印度神話。當初只有國王才能上去,也是國王向上天祈禱奉祀的地方。傳說中每到黃昏時國王獨自一人上高塔,金塔上藏著一隻九頭蛇精,每晚化身成女人,國王必須每晚與她同睡同歡,否則國王或其王國必有災難。周達觀《真臘風土記》的紀錄中曾提到,"(巴芳寺)又其北一里許,則國主之廬也。其寢室又有金塔一座焉。 其內中金塔,國主夜則臥其下,土人皆謂塔之中有九頭蛇精,乃一國之土地主也。係女身,每夜則見,國主則先與之同寢交媾,雖其妻亦不敢入。二鼔乃出,方可與妻妾同睡。若此精一夜不見,則番王死期至矣;若番王一夜不往,則必獲災禍。"或許是吳哥國王自詡為神的化身,而與蛇精的結合正合乎「君權神授」的合理性。

吳哥窟空中宮殿1.jpg 


須彌台角落的大象雕刻

吳哥窟空中宮殿2.jpg 


樓梯兩側立有守護獅

吳哥窟空中宮殿3.jpg 


(鬥)象台(Terrace of the Elephants)十二世紀末由闍耶跋摩七世建造,象台前方的大廣場是當時國王聽取大臣報告、舉行慶典、閱兵的地方,所以也稱為閱兵台,也就是吳哥王朝的行政中心。吳哥時代每年都會舉行鬥象大會,而勝出的大象有機會成為國王的坐騎。鬥象台長度約330公尺,平台的牆壁上有以神鳥Garuda、獅子、犀牛、老虎⋯⋯等等的雕刻,可惜我們從平台後方上來,完全看不見平台壁上的任何雕刻,當然也沒時間讓我們再繞到下面去欣賞。下圖是鬥象台的正中央,國王就是在此閱兵及晉見大臣,台座上原本有木造建築,元朝周達觀《真臘風土記》有記載 “其蒞事處有金窗,欞左右方柱,上有鏡約有四五十面,列放於窗之旁。其下為象形。聞內中多有奇處,防禁甚嚴,不可得而見也。”故可推測鬥象台上方的建築是非常的金碧輝煌,當然早已毀壞殆盡。而象臺對面在樹林裡隱隱約約的小塔就是十二生肖塔。元朝的周達觀曾在此晉見吳哥國王。

吳哥窟鬥象台1.jpg 


象台對面越過大廣場的地方有12座小石塔,是在十三世紀末由因陀羅跋摩二世(Indravarman II)建造,之所以命名為十二生肖塔,是因為各塔雕有不同的動物與中國的十二生肖類似。據說如果真臘人起爭執需要仲裁,古代法官會裁定兩個人各關在一個塔內,塔外由對方家屬提防守候,經過一段時間犯罪者就會生病或無法承受不安而認罪,這都是上天做出了最後判決,故又名審判塔。

周達觀《真臘風土記 爭訟篇》:國宮之對岸有小石塔十二座,令一人各坐一塔中,其外兩家自以親屬互相隄防。或坐一二日,或坐三四日。其無理者必獲證候而出,或身上生瘡癤,或咳嗽熱證之類;有理者畧無纖事。以此剖判曲直,謂之天獄,蓋其土地之靈有如此也。印度教相信人不能審判人,能審判人的只有神、只有天。

吳哥窟十二生肖台.jpg 


象台的國王寶座兩旁有三頭象,代表其為因陀羅。

吳哥窟鬥象台2.jpg 

吳哥窟鬥象台3.jpg 


鬥象台面對廣場的左手邊有一座比鬥象台還高的台座,即是十二世紀末由闍耶跋摩七世建造的古代法院(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又稱瘋王台 。傳說國王闍耶跋摩七世和毒蛇戰鬥時染上癩痢病(痲瘋病)而死,因此這座平台或許是為紀念這位帝王而命名為瘋王台。

吳哥窟古代法院1.jpg 


瘋王台是一座簡單的二層平台,不過基台上卻雕刻著上千尊神像,這些神像均是印度教中掌管陰間律法的判官、閻王以及七頭、九頭蛇Naga,為了讓國王病情好轉,便在皇宮前方蓋了這座平台,平台四周有數千尊佛像為國王祈福。底層呈回字型的曲折迴廊相當隱密,雕滿石刻的牆上共有六層含義,上層描述的是專司陰間律法的閻王、判官和諸神,底層則是蛇的壁雕,主要意喻犯罪之人必須接受地獄的審判及種種酷刑。很遺憾我們並沒有自由時間可以循迴廊細細觀看,導遊遙指說:『這就是古代法院』,還好我及時搶拍一張。(這~~也太趕了吧!)

吳哥窟古代法院2.jpg 


瘋王台上的雕像是Yama(冥王牙麻神),意指審判之神、死亡之神,也就是天獄的審判者,即中國的閻羅王。所有靈魂都必須經過祂的審判才能決定死後的命運,也是法律的代表,所有人死後的命運將依他們在人間的表現來決定。祂身坐九頭蛇上,手持刀的十殿閻羅在一旁。有歷史學家認為:此處擺放的地獄之神揭示了從前這裡是皇家火葬場。東、南、北面的石雕主題多為神祇及幽冥世界的故事。現在這尊雕像是複製品,柬國已將原來的雕像放在金邊的博物館裡。

吳哥窟古代法院.jpg 


匆匆又混亂的趕完上述行程後,大夥享用一人一顆椰子,店家女子俐落下刀,就三刀,不多不少,沉甸甸的冰椰子喝來透清涼,男男女女人人捧一顆排排坐,大口大口暢快痛吸,但過了幾分鐘後開始聽到:怎麼喝半天還不到一半?我喝不下了,怎麼辦?我低頭看看我的椰子,『天啊~我也努力了好久怎還有一半?』我心裡OS,話不多想繼續拼命。(嗝~~我飽了,好在喝完了。)

DSC_4317.jpg 


喝飽椰子水後,約四點我們就開始上巴肯山看落日,因巴肯山上的巴肯寺毀損嚴重,故自2011年11月1日起,巴肯寺限制人數為300人,如果人數滿了就得一人下才能一人上,而世界各地的遊客都是上山看落日的,所以既然已上山就不太願意下山了,為避免上山卻無法進入巴肯寺,所以導遊早早就把我們送上山了(這樣說好像怪怪的~~)。雖起步時間算早,但我們還是一路衝衝衝,不停在上山的步道超人,最後甚至小跑步起來,完全是一整個擔心上不了巴肯寺(有沒有需要這樣緊張?)。十分鐘後終於來到廟山腳下,同行友人順利進入,但⋯⋯但我們其餘三人被攔下了,還好慌亂的心沒一會兒就消失了,因為陸陸續續有遊客下來,可能因為還要一個多小時才落日,所以有人不耐久候便下來了。

吳哥窟巴肯山(巴肯寺)2.jpg 


巴肯寺院中有很多寫有編號的亂石,修復工程真是困難且緩慢。

吳哥窟巴肯山(巴肯寺)3.jpg 


肯山是吳哥遺址範圍內海拔最高的小山,也是吳哥地區唯一建立於山上的宗廟,高約67公尺,四周有壕溝圍繞,象徵印度神話中環繞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的鹹海。九世紀時國王耶輸跋摩一世選擇巴肯山建立祖宗神廟是因為遷都,前吳哥時期定都於羅洛斯,因為羅洛斯地勢低常常淹水,所以他決定遷都吳哥,而巴肯寺就是遷都後的第一座國廟,供奉濕婆神。頂層立有五座寶塔,除最高的中央塔,其餘四角各一塔,有如五點梅花陣,象徵印度教中的聖山。中央塔上半部幾乎全毀,門框也都用木條支撐,防止繼續崩塌。

吳哥窟巴肯山(巴肯寺)5.jpg 

吳哥窟巴肯山(巴肯寺)4.jpg 


生殖崇拜:底下方形台座是女性生殖優尼Youni,上方圓柱狀的是男性生殖林伽Linga。 巴肯寺雖已破敗,卻是奠下後來吳哥時期的基礎建設格局,因此有「第一次吳哥」之稱。

吳哥窟巴肯山(巴肯寺)6.jpg 

吳哥窟巴肯山(巴肯寺)8.jpg 

吳哥窟巴肯山(巴肯寺)7.jpg 


巴肯寺建立於平坦的山頂,廟山為陡峭的五層台基,呈正方形,高約13公尺,最底層的面積 76 平方公尺,最上一層的面積是 47 平方公尺,陡峭的廟山象徵須彌山,頂部的五座寶塔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台基四邊的中央有陡峭的五層石階,每層十級,直通寺頂平台,每層石階左右各有一對守護獅。廟山的每一層正方形台基的四角都安置一小塔,共有20座,四道五層階梯的每一道每一層左右各有一對小塔,共有40座,另有44座小塔環立廟山四周,所以巴肯寺總共有108座由石頭堆砌成的小塔,塔內存放先人或僧人的舍利,也就是舍利塔,當時可都是金塔。因巴肯寺以塔多聞名,所以有『塔林』之稱。108在印度教中代表宇宙秩序的總和,分別象徵四次的每27天輪迴一次的月亮盈缺循環。現在上巴肯寺都是行走搭設的鐵梯,不容易看清廟山的原貌,加上急忙進廟山,所以根本就一整個沒看到任何東西!

吳哥窟巴肯山(巴肯寺)9.jpg 


廟山陡峭,我在頂層繞行根本無法看到底部,而且平台邊緣毀損的很嚴重,為了安全起見,很多地方都圍起安全線,還有保安人員在巡視,向下望只見殘破的石梯及小塔,還有散落一地待歸位的石塊。一千多年後的我登上聖山,站在國王的角度視察他的王國,眼下除了一片的叢林,就是隱身在樹林裡的遺跡,國王的雄心壯志在此構築,也在此一點一滴的蒸發,但輝煌歷史不是海市蜃樓,它是確確實實在時間流裡的一段,只是身為神仙下凡的國王應該萬萬料想不到今日破敗的景象!

吳哥窟巴肯山(巴肯寺)10.jpg 

吳哥窟巴肯山(巴肯寺)1.jpg 


還記得上巴肯寺是為了欣賞落日?可惜天邊烏雲聚集,慢慢自後方蔓延上來,眼前太陽也緩緩往地平線移動,但大風呼呼吹,將整片烏雲快速地壓在太陽跟我們之間,天空竟也開始飄雨絲,『要下山?不會有落日了,就算有也不漂亮,那片烏雲太大片了啦!』我收妥相機、穿上雨衣跟友人說,『都上來了,再等一下吧!』三位朋友都不捨離去,我捲縮在一旁等待著,風勢越來越大,啪啪雨聲打在我的頭上,『那我先下山等妳們好了。』我起身都還沒走到樓梯,天空便落下大顆大顆的雨粒,但眼前竟還有一條人龍準備上廟山?!我頭也不回地快步下山,一路大雨滂沱,天色漆黑,沒帶雨具的遊客逃命似地奔跑下山。這是我在吳哥窟的第一場大雨(好家在也是唯一的一場),也算是好好體驗了一場「吳哥窟雨季」的威力。

吳哥窟巴肯山(巴肯寺)11.jpg 

arrow
arrow

    方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