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的排氣救命孔,如今成了我眼中的可愛小衛兵,站在屋頂上的小衛兵

滬尾礟臺.jpg

 

滬尾礟臺(Hobe Fort)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巷34號,TEL: 02-26295390。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09:30~17:00,週六~週日 09:30~18:00,休館時間為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一(遇國定假日補休)、農曆除夕、大年初一。目前完全免費參觀,甚至連當月發票都免了,每天還有整點的導覽服務,導覽時間分別為:10:00、11:00、14:00、16:00,請於上列時間的前五分鐘在諮詢服務站前集合。(我近十點到達,沒太多遊客,真好!) 

滬尾礟臺 (1).jpg

 

西元 1884~1885 年中法戰爭後,清朝政府命台灣巡撫劉銘傳加強臺海防務,他遂在各重要海口增建礟臺以利防禦,採用「師夷之長以制夷」的軍事策略,特別聘用德國技師 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在澎湖(行程滿滿的澎湖(Day 1)) 、基隆、滬尾(淡水)、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建造10座西式礟臺。其中滬尾有兩座,一為「北門鎖鑰」(即滬尾礟臺),另一為「保固東瀛」,可惜後者已不見遺跡。滬尾礟臺可說是清朝台灣現代化的重要海防設施,現定為國定二級古蹟。

滬尾礟臺由於地勢居高臨下,不易被察覺,加上礟臺外圍有一道土垣(母牆)圍護,是一座隱密性佳又易守難攻的防禦性暗礟臺。礟臺為矩形狀,由外至內分別為:土垣(母牆)、壕溝、營門、子牆、砲座、被覆、甬道與內埕廣場。(p.s.暗礟臺就是指位置座落在隱蔽處的礟臺,使敵方無法輕易發現。)

 

礟臺唯一的出入口是東南方的營門,門額上方的「北門鎖鑰」為劉銘傳親題,到今日四個大字仍清晰可見。營門兩旁的厚牆便是子牆。

滬尾礟臺 (2).jpg

 

滬尾礟臺大門上的椒圖,相傳是龍生的九子之一,外形像螺蚌,性情閉塞,最討厭別人進入牠的巢穴,鋪首銜環是牠代表的形象。

滬尾礟臺 (3).jpg

 

大門上有一小門,方便人員的通行。

滬尾礟臺 (4).jpg

 

從北門鎖鑰的營門進入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空蕩蕩的草皮,但草皮上有兩處明顯的長方形輪廓的建物遺跡。原來是清朝時曾在內埕廣場設有兵房,應該是類似高階軍官指揮的辦公室,但在日治時期後倒塌,國民兵政府接管後將倒塌物移除,上面覆以水泥,作為升旗、集合、操兵及其他活動用,最後在民國80年修復工程時又將上方的水泥移除,現階段採取「恢復舊觀」的保存方式。

滬尾礟臺 (5).jpg

 

內埕廣場的四周由子牆內的甬道圍繞,前方種植的蓮霧樹增加了礟臺的隱密性。

滬尾礟臺 (6).jpg

 

滬尾礟臺 (7).jpg

 

據說這些木門木窗都是後來修復時加裝上去的,原來就只有挖出門窗的洞而已。

滬尾礟臺 (8).jpg

 

滬尾礟臺 (9).jpg

 

子牆內的甬道為士兵的寢室、儲藏室、辦公室、儲彈室及日常活動空間,目前規劃為展示淡水老照片及礟臺相關的歷史資料。

滬尾礟臺 (10).jpg

 

滬尾礟臺 (11).jpg

 

牆上有許多孔洞

滬尾礟臺 (12).jpg

 

滬尾礟臺 (13).jpg

 

滬尾礟臺 (14).jpg

 

還有呈現當時原貌的房間,當然當時是用煤油燈為照明設備不是電燈。

滬尾礟臺 (15).jpg

 

突然鑽進一扇窄門,窄到我背著相機包差點就進不來,這有特殊功能?

滬尾礟臺 (16).jpg

 

甬道彼此相通,提供了士兵作戰調度的機動性,俱備遇砲擊時的防衛作用。(這樣窄~窄~窄~的甬道意味著當時的士兵都很瘦???)

滬尾礟臺 (17).jpg

 

滬尾礟臺 (18).jpg

 

離開迷宮般的甬道後,子牆內有一通往礟臺的通道,先前往右邊的東北砲座。

滬尾礟臺 (19).jpg

 

滬尾礟臺 (20).jpg

 

整個子牆上方共有四座砲座,周圍壁體凹陷處設計若干置彈孔(儲彈槽),是戰時置放砲彈用的。

滬尾礟臺 (21).jpg

 

清光緒15年(西元1889年)四尊大砲安裝完畢,分別為12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10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8吋克魯伯後膛砲二尊,四座礟台的砲口皆面對淡水河出海口,隔年滬尾礟臺全部完工。但除了完工驗收發射外,滬尾礟臺並未曾真正參與戰爭,故整個建築因而得以保留的相當完整。

滬尾礟臺 (22).jpg

 

覆蓋在士兵房上方的泥土,稱之為「被覆」,其質地柔軟具有吸彈效果。被覆上一排排看似煙囪狀的突出物,其實都是士兵房的通氣孔,還記得當時都是燒煤油燈嗎?沒這些通氣孔可是會悶死人的!

滬尾礟臺 (23).jpg

 

登上砲座就可鳥瞰整個區域,剛剛就是從箭頭處的北門鎖鑰進入園區,內埕廣場上的長方形遺跡更明顯了。

滬尾礟臺 (24).jpg

 

滬尾礟臺 (25).jpg

 

滬尾礟臺 (26).jpg

 

據說原來的通氣孔並沒有現在所見的這麼高,當然也是在修復時加高的,但我發現一個相對低矮的通氣孔,不知是不是原來的高度?但我想問:加高是為啥呢?

滬尾礟臺 (27).jpg

 

最大的12吋阿姆斯壯後膛砲安置在西北砲座,採用360度迴轉的全圓磨心砲架,射角可涵蓋整個淡水河口。

滬尾礟臺 (28).jpg

 

據調查,四尊大砲有可能在日治時期被日軍拆卸熔掉了,日軍撤走大砲後將此地移作砲兵射擊練習場,下方照片中有孔的圓形石座就是日軍的高射炮台。台灣光復後,由國軍駐防滬尾礟臺,國軍接著又在砲台上蓋50機槍堡。我說這滬尾礟臺的命運也太坎坷了,千辛萬苦安裝大砲後,非但沒真正的在戰爭中發射一枚砲就算了,還被人一改再改,大砲→高射炮→機槍堡→供人參觀的國定古蹟,但我想也算是物盡其用啦!

滬尾礟臺 (29)  

 

滬尾礟臺 (30).jpg

 

國軍的50機槍堡空間不大,蠻擠擠的~~~

滬尾礟臺 (31).jpg

 

西砲座相對的較小

滬尾礟臺 (32).jpg

 

連儲彈槽也相對小,小砲配小彈囉~~(當然)

滬尾礟臺 (33).jpg

 

四座砲台參觀結束,時間差不多是11:15(好像有點玩太久了),這時進來參觀遊客也漸漸多了,剛好是到外圍去走走的好時機。

滬尾礟臺 (34).jpg

 

走出北門鎖鑰(營門)向右轉見一大片的子牆正在整修,腳底下的碎石子路便是壕溝,壕溝將土垣與子牆隔開來,提供了類似護城河的作用。

滬尾礟臺 (35).jpg

 

延著壕溝前行,在左手邊出現一石梯通往上方的景觀步道,其實景觀步道就是土垣(母牆)的部份,土垣就是滬尾礟臺的最外圍,以土堆成與礟臺約等高的土牆,高約6.5公尺,土垣上樹木扶疏具有遮蔽礟臺的作用,增強了防禦功能。

滬尾礟臺 (36).jpg

 

整條步道只有我一人,假想自己是巡邏的小小士兵(只配有相機的士兵?)

滬尾礟臺 (37).jpg

 

步道的右手邊可清楚看見滬尾礟臺的外觀,看到的部份就是子牆,還有子牆上方的被覆。

滬尾礟臺 (38).jpg

 

步道短短的,這裡就是終點。

滬尾礟臺 (39).jpg

 

從箭頭處下到壕溝,往右走就立即回到北門鎖鑰,左邊看不出是否有路,但我還是前去一探究竟。

滬尾礟臺 (40).jpg

 

來到子牆的轉角處,好像船艦的艦首喔!證實前方有路,是完整的壕溝,繼續走下去,一路上還是沒遇到任何人!

滬尾礟臺 (42).jpg

 

滬尾礟臺 (41).jpg

 

厚實的子牆是礟台的主要壁體,以當時昂貴的鐵水泥修築而成,最大厚度達4.3公尺,最高達7公尺,更突顯出礟臺易守難攻的優勢。

滬尾礟臺 (43).jpg

 

最後又繞回北門鎖鑰,也結束了這次的滬尾礟臺之行。

滬尾礟臺 (44).jpg

 

【交通資訊】

步行─MRT淡水站後延中正路老街一直走到目的地(約40分鐘,有點距離)

公車─MRT淡水站後搭乘紅26或836至滬尾礟臺站

開車─MRT淡水站後延中山路→文化路→中正路(約20分鐘)

     

arrow
arrow

    方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